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李黎出书忆大陆名家

发布时间:2014/11/2 10:20:43

关于李黎:

李黎,本名鲍利黎,是出生在大陆﹑成长在台湾﹑旅居美国的小说﹑散文﹑剧本及专栏作家。祖籍安徽﹐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高雄女中﹑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上世纪70年代赴美﹐就读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政治学研究所。曾任编辑及教师,现居美国加州斯坦福,专事写作。

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出版小说﹑散文﹑翻译﹑电影剧本等逾三十部;获有多项小说奖﹑电影剧本奖(并摄成影片)。作品多次被选入台湾年度小说选﹑散文选;代表作被收入《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及散文卷、《廿世纪台湾文学金典》小说卷;并列为“台湾小说二十家”(1978-1998) 之一。

著有小说《最后夜车》、《天堂鸟花》、《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书简》、《乐园不下雨》等;散文《别后》、《天地一游人》、《世界的回声》、《晴天笔记》、《寻找红气球》等;译作有《美丽新世界》;回忆录《昨日之河》。

2013年7月29日的三联书店挤满老老少少“听故事的人”。讲故事的是台湾女作家李黎,她的新书《半生书缘》首次与读者见面,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她青年时与文学名家们的相识旧事。李黎的故交刘心武也来为她的新书“站台”,这本书的序也是刘心武所写。

作为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到大陆走访的旅美作家,《半生书缘》的作者李黎女士和老一辈作家、学者交往结缘的机会,乃是他人企望不及的。当年她在出版界前辈、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先生的引导下,拜访结识了茅盾、丁玲、巴金、沈从文、黄永玉、艾青……甚至出了名“谢绝来访”的钱锺书、杨绛夫妇。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正处于“夕照余晖”,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后辈”,不但没有拒人千里,还用相当坦诚、率真的态度同李黎聊天来往,所谈所论,都极具最后的风采。这些与作者“一同度过悲欣交集的80年代、变化巨大的90年代”者,用他们的热情与温润,给李黎留下美好的记忆。

李黎说:“我长在台湾、旅居美国多年,他们原应是我最不熟悉的人。”1970年李黎从台湾到美国留学,在大学图书馆两层楼之间的一个小房间里发现一书架的中文书,里面竟有她在台湾从没看过的“禁书”。她像补课般读着,试图弥补那些错失的文学。

“而那时正值‘文革’,这些作家生死未卜,读时更添一份敬惜之心。”当时适逢海外留学生的“保卫钓鱼台”运动,李黎投入这场“海外五四”的结果是被国府视为“左倾”分子,上了黑名单,十五年不得回家。思乡情切之余,李黎转而去大陆做文化源流的探索,同时也是为自己的身世寻根。

1977年秋天,李黎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那是一次个人的寻根之旅,1979 年去北京在作家协会上作报告,谈台湾与海外文学,同时结识了几位中青年作家。但我当时最挂心的还是硕果仅存的老作家们。”李黎在书中这样讲述她和“老人家”们结识的缘起。

那时距离文革结束还不久,资深的文学人士几乎全是浩劫的幸存者,更有文名早已湮没而自嘲为“出土文物”的。“多亏出版界前辈范用先生为我引见,从那年起,我像跟时间赛跑一样,赶着求见尚在世间的老作家。”

李黎说,“我怀着虔敬又有些许惶恐的心情,访问了好些位原以为再也见不到的前辈。这是之前几年我在那间图书馆的小室中,做梦也不敢奢望的机缘。”

书中有拜访时留下的图片资料,有拜访之后旋即记录的文字,也有多年后作者根据回忆书写的感悟。书成之后,再次审视,作者发现书中的每位人物,无论生活在大陆或是台湾,都经历过政治的动荡。他们的这种经历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也映照了那段动荡的历史。

“我一位一位的求见,几乎都没有遭到拒绝。有的赶上见到他最后的夕照余晖,如茅盾;有的结为朋友,一同度过悲欣交集的八十年代、变化巨大的九十年代,甚至还有更久的。”李黎忆起这一段颇为感慨。

现场

现场李黎一再感谢刘心武为她的新书“站台”,笑言台下的观众都是来看刘心武的:“我很怕底下拉拉杂杂没几个人来,就叫心武来。”

刘心武道来他与李黎相识多年:“1979年李黎只身来到北京,我不仅在集体活动中与她见面,更邀她到家里做客,从那以后,我们成为极好的朋友,1987年我第一次访美,就在他们圣迭戈家中小住,1998年我和妻子吕晓歌同游美国,又到他们斯坦福大学里的居所住了很多天。”

李黎采访刘心武,他就打电话问三联老总范用,范用说“没问题呀,可以呀,就让她采访好了。”刘心武回忆说:“是范用撑的腰,要不然怎么会跑到华侨大厦去,那个时候那是外事活动,不能随便去的。”李黎说她与刘心武的几十年交往,“点点滴滴,我觉得真的很不容易。朋友可以交往这么久,很多事情发生了,大家又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候、悲伤的时候。”

刘心武眼中的李黎“非常自我,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也不去奉承,也不去讲究”,刘心武说,“但是她又让你觉得非常的圆通,很喜欢。她的文字有灵性,有情趣。女性作家各种各样,但多数女性作家都比较纤弱、秀气,缺少大气,她的文字有大气。”

 

 

关联阅读

李黎眼中大陆的先生们

李黎在现场用幻灯展示着一张一张的老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李黎把这些图片和文字整理成书后,她突然发现“倏忽已过半生”、“人书俱将老去”,但犹盼这些关于人与书、情与缘的篇章,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和文化的历史见证,一个20世纪民族书写的侧影素描”,而使“文字长存,记忆之河长流”。

巴金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979年,当时刚刚30岁的李黎去拜访巴金老人,相谈甚欢。“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我给他照的。”李黎说。1984年,李黎再去拜访巴金时他已经在医院了。三十年后,李黎来到当年闲谈时的小楼旧地重游,感慨颇深:“重回那幢武康路上的楼房,故居已经成为纪念馆。人去楼空,而比起那幢楼外的城市以及更多的人和事,人世间的变化岂止是一时一地而已?

书中收录了李黎第一次拜访巴金时的访谈全文,她说:“我完全没有想到,巴金先生会那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我问的问题也相当的尖锐,因为我也是有备而去的。巴金先生都答,我真的是相当感动。”

沈从文

一位很好看的老先生

书中写:“八十五岁的老先生端端正正坐在客厅中央的一张藤椅上。夫人张兆和依然娇小清秀,说话很快,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李黎这么形容这对璧人:“沈老笑得像孩子,看看我又看看沈夫人,笑着喃喃说一些话,夫人似乎非常习惯一边‘翻译’他的话一边讲自己的话,融合得天衣无缝。”

李黎讲她和沈从文先生的合影:“1987年夏天我去见沈从文先生,我心情很复杂,很后悔这么晚才见他,我看到他的时候他中过风,身体活动不自如,又不肯戴上假牙,所以就是这样子,没有他其他的照片好看。”李黎至今觉得遗憾,跟听众一再解释:“你上网去看沈从文的照片,他到年纪很大的时候都是一位很好看的老先生。”

李黎讲起湘西凤凰开始收门票的趣闻:“去年我去朝圣,去湘西凤凰沈从文的家乡,这就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的河,这是凤凰城门。之后我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登在万象杂志上。之后不久凤凰就开始收门票,有朋友说都是我害的。”

钱锺书与杨绛

去见先生心情忐忑

这一对伉俪李黎着墨最多,也相识最深。1980年圣诞节,她第一次到访二位老人家中,“进门之前我有些紧张,想到要见的是中国第一博学才子,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她作为“围城迷”,唐突地对小说人物的附会。杨绛说:“人家说他是方鸿渐,我是孙柔嘉。”李黎说:“我脱口而出‘我猜您一定是唐晓芙的模特儿。’二位并未见怪,只是笑而不答。”后来杨绛给李黎写信,解答了这个“假说”:“告诉你点儿小秘密,博你得意一笑。”

李黎展示了一张她与二老的合照:“这是我去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看钱锺书和杨绛先生,一直到现在杨绛先生还住在这里,陈设没有改变,也没有新的家具。这是我仅有的一次见到钱锺书先生。”杨绛先生说她最喜欢李黎拜访她和钱锺书时拍的那张照片,照片上钱锺书老先生把手伸过来,搭在杨绛先生的手背上。

 

记者: 陈梦溪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