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王立根谈“鉴”字

发布时间:2015/2/26 9:02:30

 

鉴。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本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意为帮助治理天下通用的一面镜子,它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毛泽东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包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但有人把《资治通鉴》写成《资治通监》,错了吗?从约定俗成看显然错了。但从字义上看,其实没错。监是“鉴”的古文字。“监”表示以器皿盛水来照容,所以从“皿”。所以镜,鉴也。——《玉篇》。如成语“光可鉴人”。引伸为观察,审察、鉴别、鉴定、鉴赏。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也引伸为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鉴。如成语“前车之鉴”。

由于“监”字一意义的一再引申,后来就另造“鉴”来表示“监”最初的照容及照容之器的意义。因为古代的照容之器主要为铜镜,以“鉴”从“金”。“鉴”是“鉴”的异体,今则作为规范字。“监”就失去本义。于今只有督察、监察、监控的意思。故《资治通鉴》不能写为《资治通监》。

下面的词哪个用“鉴”,哪个用“监”: 秘_, _制 ,-知、宝_,.水清可_、光可_人 .借_、殷_不远、前车之覆 后车之-._定、_察、借古_今,引以为_、软_。

 

作者:王立根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