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台湾专家来渝谈自然教育:拯救荒野要从拯救荒心做起

发布时间:2015/9/9 11:07:44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依赖上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但却慢慢失去从大自然中直接体验世界的能力。小屏幕里的万千世界真的能替代大自然的辽阔吗?“首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观赏自然真趣自然教育沙龙”在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举办,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专家和全市六十余所学校的校长、老师一起,就自然教育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拯救荒野要从拯救荒心做起 不要让孩子与环境割裂

在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张菁砡看来,生命随时都跟自然万物相联结,“拯救荒野要从拯救荒心做起,只有改变人心才是保护环境最根本的方式。”

在演讲中,张菁砡给出了一组数据,“现在全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聚集在都市,消耗世界约75%的能源,排放世界上80%的温室气体。而到2030年,居住于都市的人将会增加到三分之二。”张菁砡说,越来越都市化的生活让人们变得依赖高科技,变得物化,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周遭事物、环境无感。然而,生命真正该依赖的并不是这些科技物品,而是大自然的资源。

自然教育最重要的便是让孩子不要沉浸在高科技围绕的生活里。张菁砡说,现在很多孩子已经开始失去直接体验世界的能力,都被机械工具带来的间接学习所取代,收获的也全是二手知识。“其实,孩子们最需要自然来刺激感觉器官的发育,进而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张菁砡说,感官体验能将孩子内心深藏的情感与外界联系起来,激发自身潜能。

“遗憾的是,现在的环境教育赶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张菁砡呼吁,人类有亲近自然和亲近生命的天性,不要再让孩子们和自然与其他生命疏远,否则“自然缺失症”将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与环境完全割裂,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心理问题。

 

交流方式分享困惑 自然笔记创造实践教育盛宴

在沙龙中,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树义也分享了自己带领学生在南极、亚马逊丛林进行科学考察的故事,从中谈论了当代学生在生态观、个人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在给孩子们怎样的自然教育、生态观上的感悟。演讲环节结束后,相关专家又就如何进行自然教育、自然教育中的困惑等话题展开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