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福州优秀作文范例

发布时间:2016/4/19 11:32:45

致校长的一封信

福州一中 黄译锋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关注到贵校教学楼是否拆除的问题,我对校方抉择艰难表示理解。一方面是实际需要,一方面是特殊的历史记忆价值,经过熟思,我更支持拆除。

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见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的成长,是学校历史记忆价值的承载者,这正是校方、校友及其他相关人士最为不舍与纠结的一点。诚然,这份感情令人感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世上任何一座建筑都有其记忆与情感的牵连与价值,除非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文物不可拆除,倘若我们总拘泥于情感中,我们如何进行新时代城市现代化的建设?

况且这座教学楼的矮小、简陋与老旧确实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也许您会认为我并非与校相关的人士,自然无法体会到这份特殊性的“非凡意义”,那么我们可以从学校及教学楼的属性来看。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教学楼是支持教学的建筑载体,而非文物保护单位。教学楼的拆留首先自然以是否满足教学要求为抉择标准,因为这是教学楼最主要的存在价值。确实,它的特殊价值很重要,但它的保留价值可以说被现实中的矛盾——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需要经费等逐渐稀释。学校作为教育单位,首当将土地资源和经费在教育活动方面的利用最大化。

当然,这座教学楼的特殊价值并不等价于它的保留价值,也不会随之被稀释。既然它的现实保留价值降低,我们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贮藏、延续这份历史与情感价值的厚重。由此角度也可以说,保留建筑也并非保护这份特殊价值唯一且必需的手段。

和您分享一句美言:“我对故乡的思念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区域,而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样的道理,校方校友等对于学校的情感也不止于一座建筑,当这份情感与现实需要发生冲突时,它是可以凭多种形式保存的。例如,校方可以为这座教学楼做精致的留念资料,如影像、书面的信件作文资料等,这样就把对教学楼的情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式保存。校方也可以仿制旧教学楼的小型雕塑作为校史资料。若有计划在此重建教学楼,也可在满足现代化发现需要的前提下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老楼的记忆元素等。

真诚希望以上拙见对校方有所帮助。同时,为贵校发展致以诚挚祝福!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年4月9日

名师点评

王兆芳老师:

与今年2月份举行的单科省检的关于“传家宝”的作文题相比,这次4月份的关于“老教学楼”的作文题也是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过是其中的另一种形态。但也容易看出,前者模仿2015年的全国课标二卷关于“三个风采人物”的作文题;后者则延续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关于“女生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的作文命题思路,要求对老教学楼的出路作表态,并加以理由阐述,并且沿用了书信体这一格式。不过这次的材料不是新闻,而是有讨论意义的话题。

本文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它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支持拆除老教学楼。这需要勇气,因为支持保留老教学楼的观点似乎占据道德制高点。但作者并非一开始就咄咄逼人地反驳另一观点,而是退一步说“诚然,这份感情令人感动”,显得得体从容;然后笔锋一转,“倘若我们总拘泥于情感中,我们如何进行新时代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观点出人意料而颇有力度。接着又推进一层,“况且这座教学楼的矮小、简陋与老旧确实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再紧跟着另一理由“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场所,教学楼是支持教学的建筑载体,而非文物保护单位”,层层推进、颇为雄辩。但更难得的是,作者又调转笔锋,为对方着想,主动设计解决方案, 把对教学楼的情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式保存”,摇曳多姿、情理兼具,好文!

 

给校长的一封信

福建师大附中 赵雨铭

敬爱的校长:

您好!

想必您如今正为是否拆除一座旧教学楼而苦恼,还请您暂搁诸事,听我一言。

我认为,老旧教学楼已不符合现代化学校发展之要求,该当拆除。

或有人言:此楼曾走出无数才俊,是学校之骄傲,学生之榜样,倘若拆除,老校情怀何处寻觅,尚学求知精神何处寄托?

此话有理,此教学楼背后的故事激昂人心,无异于学校校史中一段熠熠生辉的记忆。然而,“情怀”本是流传于诸生之间的独特感情,于一日日校园生活中点滴积累而成,何必执着于将希望寄托在一座破旧大楼?尚学精神古已有之,学校教育更会潜移默化地将其深埋于学生心间,何需将精神传扬拘泥于物质壁垒?

诚然,“拆除”一言乍听之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从短期来看也许会对一些校友造成感情伤害,然而自长远计,拆旧立新不失为一条良策。此楼本属平凡,矮小、简陋、老旧的它因走出一众人才而被赋予特殊意义,令人仰叹。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它所承载的已然是昔日之辉煌,倘使一味沉溺其间,难免使人狂妄轻浮,反失去原本的警醒教育意义;我们更不能否认的是,此楼实在同现代学校发展要求太不匹配。学校用地本就有限,固守成规一味保留,既浪费土地又耗费金钱。将其拆除,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亦不失为一条育才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拆除旧楼绝不等同于抹杀记忆,泯灭情怀。旧楼虽拆,但先人校友们的精神却绝不可失去继承。我建议您将此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使学生们回想起前人成就时,不是眼前浮现一座废弃荒芜的教学楼,而是于心底涌现出一份爱校自强、积极进取的浪潮。如此,便能使前辈之精神鲜活不灭,使校园情怀历久弥新。

于此飞速发展、日月更新之异代,我们应该做的,无疑是淘汰落后的存在,将永恒之精神于固俗之物质中解放,使其代代延续,内化为民族恒久难灭的情怀。一座走出无数人才的“楼”,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思考其背后的历史记忆、社会精神的传承之道方是我们的追求,老旧的楼房大可作为相册中的留念,却没必要顽固地“霸守”一方。

以上便是我对此事的看法,还请您多多考虑,愿学校能发展得更美更好!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年4月9日

名师点评

林维武老师:

本文频见思维火花:持论虽为“旧楼该当拆除”,但并不简单否认其所承载的“学校之骄傲,学生之榜样”的情怀与精神价值;虽肯定旧楼所承载的老校情怀、求知精神,但又认为相较于将其寄托于“破旧大楼”,它更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深埋”于学生心间;虽也认可“拆除”会给一些校友造成情感伤害,但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发展,它又确为一条“育才之道”。观点阐述中的非“单边性”与“对话”意识,言语表达中的分寸感,书信文体把握的适切度,也都有助于文章说服力的提高。

本专题系海峡语文网特别策划,以上各篇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及海峡语文网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