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作文展示

发布时间:2016/6/8 15:20:58

分數與教育

古昊鑫(台湾高雄师范大学)

漫畫中的兩位家長的不同做法顯示出了相似的教育態度。不管是100、98也好,55、61也罷,在不相關的人眼裏,它只是一個數字,但對於家長而言,它寫在考卷上便成了分數,成了獎懲孩子的標準。其實,分數與人生真的有關嗎? 

有人列過這樣兩組名單。第一組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第二組名單:李漁、洪升、顧炎武、金聖歎、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今天,無疑熟悉第二組名單的比熟悉第一組名單的人多。可是,在當時,第一組名單當中的人是多麼輝煌顯赫!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眾星捧月,萬人景仰——因為他們全都是大清朝的科舉狀元。 而第二組名單中的人物卻寂寞孤獨,鬱鬱寡歡,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因為他們全是落第的秀才。 

其實這個並不能完全說明人生成就不在考場,但也足以說明,分數並不是那麼重要,甚至可以說,讀書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曹雪芹、蒲松齡都是科舉考場上的失意者,可是他們卻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因為,除了分數,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品格、善心、發現美的能力等等 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提高孩子的品德,教會敬業的態度和待人接物的禮儀,而不是斤斤計較考試考了多少分,讓孩子誤以為功課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育像農業一樣需要循序漸進。但是在“不能輸在起跑線”觀念的裹挾下,不少教育者化身為“虎媽”、“狼爸”,用功利的目標綁架了孩子的需求。但丁說:“道德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知識無法填補道德的空白。”我們過去過度重視智育,現在付出了代價。 

品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不論是什麼時代,哪個國家,什麼民族,人民所崇尚的核心價值都是相似的:仁 義 禮 智 信。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說,只有血洗得掉品格的污點,所以一個紳士名譽被污蔑時得去決鬥。在當時的社會,一個人的品格若有污點,他只有自殺或放逐兩條路,因為社會上已無他立足之地。 洪邁在《容齋隨筆》中也說:“一點清油汙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然洗遍千江水,不似當年未汙時。” 道德敗壞,分數再好,誰敢用呢? 

教育的內在價值是培養人,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

文學家木心曾說,無審美力是絕症,知識學問救不了。

人活在世,不能感受到這世界的美麗,不去感受緩慢變化中所蘊含的生命力,不去感受人文關係中的溫情,不去學著為沒有利益相關的生命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而僅僅著眼於能帶來短暫利益的分數,豈不是很可悲么?

 

作者感悟:

不管是哪位家長,都採用了暴力手段教育孩子。這是完全錯誤的。即使那位看到孩子考六十一就開心的家長也一樣,都衹是把孩子當成自己期待值的附庸而已。

作者小传

古昊鑫,男,漢族,目前在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學習。愛好文學和音樂,曾發表原創單曲《晚安長安》,有數篇文章發表於《教育》等刊物上。

 

本专题系海峡语文网特别策划,以上各篇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本人及海峡语文网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