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语文教材删经典诗词引热议

发布时间:2014/11/3 14:46:53

 被叫“习大大” 总书记笑了

    今天是第三十个教师节,昨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

    习近平在考察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习近平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习大大的话

    不赞成课本删经典诗词 经典要嵌在学生脑子里

    昨天上午9时20分,习近平来到北师大主楼,在校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陪同下,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主题展”。

    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回忆说,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拿起一本北师大教师参与编写的教材翻看。

    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习近平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他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上午回访

    北京一年级《语文》古典诗词新增十余篇

    今天上午,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习主席“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她还提到,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都增加了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任翔谈到,小学生主要是释记这些内容。“如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我们都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加入教材。”

    她认为,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孩子感受音韵的美,“古诗词的韵律对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节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后高考也会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所以从小就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

    学子的话

    欢送习近平 学子打出“辛苦了”

    昨天上午,习近平在北师大考察结束即将离开时,闻讯赶来的师生们站满了校园道路两旁。习近平同大家热情握手,挥手致意。“总书记辛苦了!”“我们爱你!”等欢呼声此起彼伏。其中6名学生高举的牌子上写着“习大大辛苦了”十分引人注目。

    上午回访

    做“习大大”标语 我们曾犹豫过

    今天上午,制作这组标语牌的北师大环境学院大四学生潘聿航对记者表示,他前天晚上得知习近平要来学校的消息,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被老师安排准备欢送工作。

    潘聿航和另两名同学商量,“当时设想同学们见到习主席,可能会激动地说不出话,便想到要做一组标语牌。”

    潘聿航提到,当时牌子的内容有“习总书记辛苦了”和“习大大辛苦了”两个备选。“曾经犹豫了一番,担心用‘习大大’这三个字欠妥。”但他们想,总书记应该会认可的,随后他们找了书法系的同学,用毛笔写了这6个大字。

    团委老师看了这组标语牌后问潘聿航:“你们敢不敢、想不想用‘习大大’这三个字?”潘聿航当即给出了肯定的回复。他介绍,在欢送现场,标语的放置也是有讲究的。“习大大辛苦了”这6个字的标语就放在英东学术会堂的正对面,习近平一出门就能看到。

    潘聿航回忆,习近平从英东学术会堂出来后,有幸第一个与总书记握手的学生就是他。“他看到我们做的标语,会心地笑了起来。”潘聿航说,习近平在这组标语牌前停留的时间多一些,“还一直说‘好好好’”。

    欢送结束后,各个院系的同学争相与“习大大辛苦了”这组标语牌合影留念,“直到今天上午还在传看呢”。

    记者今天上午获悉,这组标语牌已被北师大档案馆接收并入档登记。

    老师的话

    刘轶发问叫您习大大可以吗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炳林回忆说,习近平走进教九楼103教室时,来自贵州的50位小学骨干语文教师分成几个小组,正在就西部地区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习近平走进教室坐到大家中间,认真观看授课教师和学员们的讨论和答疑。

    来自贵州遵义的教师刘轶说:“总书记,我叫您‘习大大’可以吗?”习近平爽快地回应说“YES”。听到总书记的回答,全场都笑了起来。教师陈燕对习近平说:“来到北师大,实现了大学梦、北京梦,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和您合个影。”习近平当即表示“这个可以满足”。

    上午回访

    用老家方言称呼他

    今天上午,正在北师大上课的贵州教师刘轶回忆,昨天习近平走进教室后,向大家微笑示意了一下,“直接坐到我们身边倾听大家的讨论”。

    刘轶鼓足勇气询问习近平,能否称他为“习大大”。她坦言当时并不知道这样问是否合适,“我知道总书记老家是陕西的,‘大大’是当地的方言,是对男性长辈的称呼。”

    得到习近平肯定的回复后,刘轶感到自己非常幸运。

    特写

    收下新疆学生所赠花帽

    昨天上午11时许,习近平来到英东学术会堂,亲切会见在北师大任教的院士和资深教授代表,随后同学校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历史学院的免费师范生古丽加汗·艾买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后守在会堂门口,座谈结束时她将一顶家乡的蓝色花帽送给了总书记。

    她对记者表示,习近平问她,“你是新疆哪里人?毕业后去哪里实习?”古丽加汗回答,将回老家乌鲁木齐的中学去实习。“我自己是免费师范生,也很喜欢当老师,家乡需要我这样的人才,我一定回家乡做贡献。”古丽加汗对习近平说。

    她坦言送帽子的环节是她自己临时想的,帽子是她开学返校时从家里带来的。“我觉得见总书记一面机会难得,就想着送他一件礼物。很高兴他真的收下了!交谈中他还夸我普通话说得好呢!” 文/记者张丽

    延伸阅读:

    习近平:很不赞成把古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习近平9日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

    早前: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除全部古诗

    今年8月,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除了全部古诗。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独家解读:

    刘雪松:习近平“很不赞成”中透露的信息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师大时,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被从课本中去掉现象,毫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他在明确表示“很不赞成”的态度之后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说的这番话,具体到了课本的内容设置,其细致程度出乎社会的意料,但确实切中了当下人们关心的话题。不久前,一些地方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因为删除了全部古诗,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争议。因此,习近平这番接地气的话,应该不只是兴致所至的即席发挥。

    有的网友将习近平这番话视作“禁删令”,猜想着教育部门会不会一夜之间把删掉的课本补回去,揣摩着明年的高考铁定的重点应该是古诗词与散文,甚至似乎看到了未来几年的考试大纲中满满当当的“曲项向天歌”,这些推测,或许有着习惯性的“拨乱反正”思维,很容易放大了习近平讲话的必须性,有着过度解读的嫌疑。

    习近平用“很不赞成”来表达自己对于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态度,既有着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热爱情结,又有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焦虑与期待。这一点,既可从习近平青年时代与作家贾大山的情谊中看出他对文学以及文学创作者的尊重,也可从他引用古诗词的驾轻就熟中感悟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满招损,谦受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些出自古代文献的词句名言,习近平信手拈来,讲话中屡见不鲜。

    因此,“很不赞成”,既是习近平的个人感受,也是习近平对教育界提出的期待与要求;既是业务的,也是政治的。

    从个性化、个人感受的层面去领会,不是教育专家的习近平,这番讲话,其实展示了领导人敢于表态的鲜明个性。“很不赞成”,不是坚决反对,也不是绝不允许,直爽中有谦逊,谦逊中有担当。既没掩饰个人的好恶,又没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当成“句句是真理”。这种即兴随和感、宽厚入世感,可以在习近平回答刘轶询问“我叫你习大大可以吗”时的这个“YES”中体会,也可以从教师陈燕希望与他合个影时所说的“这个可以满足”中品味。

    但是,习近平的个人坦率,是与自己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忧患与焦虑紧密相联的。在他眼里,“‘去中国化’是悲哀的”,因此,“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是一个对于民族文化心怀尊重的领导人,对于人们在教科书的修改中所期待的敬重与慎重。
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习近平这番话不只是入世的,更是面向中国未来的。习近平希望自己所认同、所敬重的民族文化,包括负载在古代经典诗词与散文中的文学、艺术、道德、精神,等等,能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嵌在脑子里”的基因。习近平听北师大负责人介绍说排在第一的公共课就是“人伦道德”,感慨地引用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表示,“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习近平这里所说的“道”,便是民族文化中应该“嵌在脑子里”的基因。它区别于“去中国化”现象中的、似乎看来属于纯粹的“业”,被习近平摆在教书育人的“第一位”职责,正是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道”,同样是一代代中国人实现中国梦所应该放在“业”、“惑”之首的品质与素质。

     在习近平的“很不赞成”中,我们不仅应该仅仅读懂教科书的比重,更应读懂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法制晚报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