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集及点评

发布时间:2015/6/9 9:28:46

 

广东卷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 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会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 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1.稳中有变 更为开放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沿袭了上一年的新材料作文格局,命题务实、开放,与2014年照片相比,整体材料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只给出相对具体的问题,命题辩证色彩浓郁,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审题难度不大。

作文共有三段材料,第一段主要讲述通过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在对生活有实用价值的自然规律的把握中人们离自然的“近”和“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变化不同方式的利弊;

第二段材料讲述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通过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直接体验与间接观察的利弊;最后一段材料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无论是亲自体验还是借助科技手段,都有优势与不足,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整则材料的关键词有“感知自然”“远”“近”,概括起来就是“如何看待感知自然的方式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原因”。“立意角度自选”这是一把尚方宝剑,因此可以按照三则材料分别立意,也可以三则材料综合立意。

这是广东卷最后一年命题,这道作文题目,应该说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策略和命题意图发挥到了一定境界,特别是没有命题人的价值判断,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令人欣喜。望来年的全国卷也能给人惊喜。

(广东  肖刚)

 

 2. 2015年广东作文试题仍属给材料作文。

材料有三段,第一段看天象,第二段看地貌,或曰物象,第三段带有启发或总结性质。

作文立意,可依据第三段的启发和总结,也可根据前两段的内容,自己来总结、概括、选择。

根据第三段立意,就要弄清“近”和“远”的含义。联系前两段来看,所谓近,就是让人对自然了解得真切、准确;所谓远,就是让人了解得不太全面、透彻。深入一步想,就是讲,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好的方法,也没有绝对坏的方法。方法如此,道路、途径、策略、手段,莫不如此;看自然如此,了解别的事物也是如此。

根据一二段立意,可以讲借助外物(包括现代科技)与不借外物的优劣,也可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或掌握的材料,选择其中一种,如“写关掉电视去看天光云影”,“我愿漫步林间”“阴晴雨雪均醉人”“爱看草长莺飞”等,或与此相反。

根据题中要求,不排斥写成诗歌,这是一点变化。

(北京  王德山)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上,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

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材料平实,审题门槛较低,但思辨性很强,也体现出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自我完善与提升的价值导向。常规观点可为“刚柔相济造就和谐自我”。对材料的解读,可逐层推进:心中坚硬、柔软的东西是什么?如何对待它们?你选择的这种对待方式,是否能造就和谐自我?其中最后一点,难度比较大。而考生对其中刚柔内容的界定,会决定文章境界的高下。   

(上海  杨帆)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其有自身的景象。”

 

点评:

以简练而寓哲理的几句话作为高考作文的语言材料,是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显著风格。材料的言简意赅,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之上,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有独立见解,善于体验并从生活中提取。有一个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过程。智慧不仅是智商,是聪明,还需要品德、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所处时代等。而这些,学生们虽还没有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但在课本书籍的先贤教诲之下,在父母师长的教育之下,在社会新闻的熏陶之下,特别是自身十多年的亲身经历积累之下,他们应积累了初步的人生经验,也就是智慧。用议论文体或记叙文体写出来,也就够了。

从写作过程来看,本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智慧具有层次性和丰富性,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各人按照切身体会,阐明你所领悟的智慧的层次,智慧的内涵即可。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还是一种选择,一种方法,一种美德,一种成熟,一种气度,一种人生态度,以你最深切的判断和体验来写。记叙文体,可深入曲折写一事(自己的事),可写两三事;议论文体,可用并列横式结构或逐层深入结构,引用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智慧的“内涵”。材料丰厚者,可写记叙散文或说理散文。稳妥的立意可以只写智慧的某一层面,如“智慧是一种经验”或“智慧是一种境界”等;高一些的立意,就是在一篇议论文中,从几个角度,逐层深入如“智慧是选择/是美德/是境界”,每段举例剖析;最高的立意,应是着重阐明“智慧的丰富性,不可模仿,对立统一”,也就是智慧的个性,以相反的事例来证明智慧属于“这一个”,这是上佳立意,需要平时的积累,考场上的灵感迸发才行。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只写,“选择”“能力”或“境界”而脱离“智慧”这个核心,就是偏题走题了,也就不合格了。

(江苏  王小峰)

 

安徽卷

“在显微镜下看蝴蝶,一开始以为蝴蝶是五颜六色的,但在高倍显微镜下蝴蝶都是没色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

安徽省高考作文继续延续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理性色彩较浓。相对于2012年“梯子不用时横着放/竖着放”,2013年“对已经发生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为什么不会这样”,2014年“剧本该不该修改”,到今年的“蝴蝶的翅膀有没有颜色”。命题者的意图重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且考查的重点在关系上。这种关系型作文立意深受大多命题专家的青睐。“蝴蝶的翅膀有没有颜色”,告诉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蝴蝶翅膀最终没有颜色”,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不要被表象迷惑;“蝴蝶的翅膀本来没有颜色”,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启示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求之弥深”;“蝴蝶有没有颜色”,给我们带来美的启示,因为艺术创作遵循“虚实相生”“距离产生美”的原则;“蝴蝶本来没有颜色”,从教育的层面,启示我们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妨设想“蝴蝶有颜色”,告诉我们生活的艺术,“善意的谎言”“难得糊涂”;“蝴蝶根本没有颜色”,启示人们摘掉虚伪的面具,过一种真实的生活;“蝴蝶有没有颜色”,启示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有不断探索的勇气……  

(安徽  李先虎)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点评:

材料复杂,也可以说内容丰富。大致的写作方向有两个。一个就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里面又可以从两个小方面来写,一个就是做人与作文,可以谈作文先做人,可以谈人文合一,这里面有很多例子,我们可以举自己熟悉的。一个就是做人与说话,可以谈先修心,再交人。另一个大方向就是语言,说话与做人的不一致之处。从作文方面看,文章有自己的独立性,有自己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不管为人如何,做文都需谨慎。从说话方面看,要注重言谈举止,从听者的角度,要学会察言观色,勿轻信。      

(浙江  羊师)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点评: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充分体现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两题在审题上没有难度,难在选题、构思和立意。

第一题,可从列出的人物中选,也可以写中华民族历史上其他真实的,有定评的英雄人物,选择的原则是自己崇拜的、熟悉的、能写得好的。立意以表达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爱、崇拜、学习为主,如果能写出英雄人物谦虚、平凡、柔情的一面,或通过英雄人物,表达出作者也可成为英雄的思想,应属立意新颖。想象力、叙事描写能力,成为这篇作文在技能要求上的重点。

第二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应该是关乎人类前途、国家民族精神、英雄品德、祖先遗爱、亲子感情、个人成长或“三观”等的爱。所选之物,不是有象征意义,就是有重大作用,或者与某种某段真挚的感情想关联。

(北京 王德山)

 

山东卷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点评:

材料不复杂,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立意。一个是父亲的角度,可以从重视结果,求善即利益价值,抓事物本质,抓主要矛盾等角度来思考。一个从肯定儿子的角度,如求真,打破沙锅问到底,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如执着,认真的人生态度。如重视过程,注重细节。当然,将两个角度对比辩证来写更好,如求真与求善,过程与结果,细节与主流等。                  

 (山东  闫会才)

 

新课标全国卷(一)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议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点评:

1.形式上考查的仍是新材料作文,内容贴近生活, 比较接地气。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暗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道好题。

2.作文文体考查书信体,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

它要求以书信的形式写作,使大家眼前一亮,更能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它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有话可说;它有利于考查学生思维水平,有区分度。

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书信格式,做到规范标准;其次要精心选取角度,务求恰切新颖;再次要锤炼语言,务求得体感人;最后要匠心独运,写出个性。

3.思辨色彩浓厚,闪烁哲理光芒。

审题难度大于去年,需要考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学会思辨。今年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思路入手进行分析。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既可以肯定小陈的行为,也可以否定警方发官方微博的做法;既可以语重心长地劝说老陈,也可以大力点赞小陈的聪慧和孝心。 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河南  张定勇 崔矿山)

 

新课标全国卷(二)

最具风采人物评选最后三人已选出,大李,为研究生命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率领团队冲向国际科研前列,老王,爱岗尽业,练了一身好手艺,把普通的电焊实现完美,走了一条由职高生到电焊大师的"大国巨匠"之路,小刘,热爱摄影,跋山涉水拍摄照片,在他的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议“你带我们欣赏了大千世界”“圆了我们美丽的乡愁”。

 

结合材料内容,含意作文,谁是最具风采的人,并阐明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点评:

1.此材料作文延续前几年,仍然采用讲述方式将材料内容呈现出来,仍然用事件性材料。

2.材料内容考生都容易读懂,考生无审题立意障碍,不会出现偏题、离题作文。

3.呈现三个材料让考生阅读思考感悟,并把握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和选择,给足了考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

4.三个材料既能体现考生对爱国、敬业、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也凸现个性的张扬与发展的人本理念。

立意:可从大李的科研成就来思考爱国的内涵;可以从老王的技艺来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敬业的内涵;可以从小刘的成功实践来思考光大个性、爱好同样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云南  王兆林)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