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章汉《高考那档事》

发布时间:2015/6/10 12:50:40

 

“两个苦瓜一根藤”,我家兄弟竟作了注脚。老兄出世在长乐白犬岛(现台湾马祖西莒岛),乳名“白生”;老弟我降生到厦门同安,小名“安生”。

“白生”没白生,高考作文100分,1960年全国文科状元。

“安生”不安生,高考历时12年,还称不上全国最长。

1966年时局乱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安生们不是黄钟,也遭毁弃。辍学,回乡:修地球,挣工分,捡牛粪,挑盐巴,或代代课,打打工,外加叠罗汉、拿大顶,鸡鸣狗叫哈哈哈。按孙老师的开涮说法是:竟能黄连树下弹琴。总会在逆境中弄出些声响,把自己整傻,把对手搞软,把旁人逗乐,再把故事做旧云云。

问题是这“做旧”也太磨人了:等一份高考试卷,整整等了十年!第十一年好歹等到了,凭一手临习领袖油画像的资质报考美术专业,可惜成绩上了,却因其时“已婚”而未果。接下来是77级专攻中文,竟因政审被签“暂缓录取”四字,而悻然出局!那份试卷是在老家锦江中学考场上触摸到的,虽未能如愿以偿,但心里认定这座少时失之交臂的非母校为母校,去年校庆还为之撰个《锦中赋》,勒石为念。

给我带来命运大转折的那份高考试卷,是在长乐二中考场上的幸遇。是的,高人指点,避到别一处海边去,曲线救国。那里的师长惜才悯人,愿为“可教育好的子女”过驳引渡。第十二年的高考试卷,摆在时任该校民办老师的课堂座位上,与小我差不多一轮的应届生们同室操笔。在那几天40度的高温下,七分感慨三分豪迈,终于迈过了通往高校“七八级”的划时代门坎。

忽然想起安生小时候,把校长母亲的蜡版油印考卷偷来,当废纸糊了风筝放到天上去,给妈妈带来紧张兮兮换题重刻的大麻烦。这事后来当笑料写进长篇儿童文学《童年真好》。可惜自己高中毕业期待一份高考试卷,却是十年面壁,加“英雄无觅”;后两年竟又好事多磨,“凡三往乃见”。“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历时十二年而三试得中,与范进中举有得一拼不是?

于是福建师大九十年校庆文集里,多了一篇和着泪的搞笑文字:1978年秋季入学的陈章汉,翻了三个跟头才进得师大校门。是的,没人逼的,为践行考前的诺言,也为感激那份知遇之恩。母校百年庆那年,应邀撰写《福建师大百年赋》,行笔中忆及此事,几欲泪下。

曾经感喟:有时候,人探着路走;有时候,路领着人走。穿过那山重水复,领略那柳暗花明,才知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不禁联想到林公的《十无益》,有句话如醍醐灌顶:“时运不济,妄求无益”。想想要不是邓公力挽狂澜,恢复高考,哪有老三届们聊发少年狂的一天?自己摸着中文系大门时,已过而立之年。一双儿女,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加起来十二岁,正好是十二年辍学时光。有失有得,算算也实在不亏,于是释然——阿Q免税哈。

 

2015年6月6日于闽都耕读书院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