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鹭颖:墨香
发布时间:2016/4/7 15:54:43我只想告诉为生活而忧愁的人们: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去阅读,书中有你追寻的答案。
阅读,是我爱生活的方式。
对于作者而言,写下自己的心迹,用坦白温柔的心绪同读者融合是莫大的幸福。而对于读者,与一本付出感情的书相遇,体会书中被收藏的感情,凝望作者生命的延续,读者最终得到的是朴素无华的“才富”。
没有宏大的黑色哥特音乐,没有兰蔻的沁人馥郁,只有一个个阒静的夜晚,我聆听着你们的倾诉。
不知生涩的笔尖该如何形容这谜一样的女子,她笔下那些冷漠,孤傲却又脆弱的人们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阅读时我仿佛置身于彼岸,隔着深壑望着远端的人们,他们彼此相识只为光华交汇然后各自逼迫窜到空中痛苦盛放,我似乎只能浅薄的明白很多人都是彼此的过客,遗忘是我们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像是碳素铅笔简单勾勒般,她笔下的人物平静而又素淡,生动却又无情。看着他们在人间中挣扎但都选择一直高傲地仰着头,不管发生什么都会骄傲地睥睨着这个世界,然后不顾一切地活下去。
是的,她是安妮宝贝,她曾经轻视过生命,放弃过生命,所幸的是历经波折之后,她终于能拨开那些尘埃往事,勇敢正视这个令她又爱又恨的世界。于是她就总像一个旁观者,永远置身事外,冷颜看着我们所有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喜欢她的文字质问着残忍的弱肉强食的黑暗人间,叹息着温暖感性的生死不离。和煦世间品读她的文字,骨子里有份不安定的液体在流动,抑或心像是被胶带包绕,内心的感触情绪无法得到释放。
尖锐而不乏真实,这便是我要的真相。
看着她的书,我有时会想,如她这般漂泊不定的女子应该为自己寻觅一份固定的工作、稳定的生活,她却淡然的说,“一直不想工作,但却以此为目标始终努力工作。”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却让我回味了很久,每个人都试图按照自己臆想的目标生活,而事情的结果都往往偏离了预想轨道,如此造化弄人,我们束手无措。
或许这时我们该像她那样做,站在高楼的顶端向下俯看,看着熙熙攘攘成蚁群般的人群,看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大声尖叫,宣泄之后,猎猎的风声很快便带走那声音,带着它去了一个我们久未看见的湛蓝天空。我想,我们可以选择怀着期待生活也可以选择清醒而坚强地活着。
浮华已逝,尘埃落定。
感谢她的文字陪我度过那些冗长的夜晚,她让我的心触及到另一个旖旎的世界,并不是能够带来渊博知识的书籍才能称为好书,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她文字带来的心灵慰藉,我的记忆里将会一直有这么个远离尘嚣,身着棉质衣的女子,她定格于心。
诗集,排比严谨,措辞有力,但远没有小说故事那般有趣。只是当你在字里行间穿梭时,照进心中的暖意会让你意图重返那高贵的诗歌时代,那个理想主义的圣地,精致渺远的净土。
一朵花、一片叶、一束光、一种回声、一段别样的似水年华。我有幸同许多朝圣者的心相遇,体会他们的爱与荒诞。
或许世俗所扰,豆蔻之年我似乎更偏爱那些哀悼爱情的句子,沉浸在凡人甜蜜的悲哀中。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略显甜腻,而当我读及奥登的《葬礼蓝调》时,那样缺憾落泪的爱让人恍然明了许多事情。
爱情无需矫揉造作的优雅,不需过多浮夸的言语修饰,当你失去时,便会陷入悔不当初的疯狂,当你面临分别时,才知爱的深浅。
他曾是我的北,我的南,我的东,我的西,是我的工作日和我的星期天,是我的月亮,我的午夜,我的谈话,我的歌,我以为爱可以永远,但我错了。不再需要星星了,把它们都摘掉吧,包起月亮,拆掉太阳,倒掉大海,扫清森林,因为现在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奥登《葬礼蓝调》
面对爱情,我总是一个心怀悲伤的孩子。沉溺于幻想,却不愿表达脆弱。
梦里,拖着长裙,走过麦田,走过森林,走过城市,只为同他相遇。出现梦中的人,就是伊甸园盛开的繁花。只是,现实将我拉回,爱情不过可有可无的物品。
“没有爱情,还有亲情还有友情,不是没他不可,别成为一个没出息的人。”这总是安慰自己不勇敢的理由。没有能力拥有奥登“我们必须相爱否则死亡“的笃信,亦不可能发生轰轰烈烈的剧情。
生活已经改变我们的心跳,平缓不带力度,缺乏生机。
在现实的条件约束下一遍遍修改心中所爱,再回首时,你们擦肩而过,彼此只是淡淡寒暄,那样的落寞你可甘心?你可以有亲情友情为伴,然后再接纳一份没有激情的爱情,有条不紊地过自己的人生,但最终忆起那段朦胧的感情,那失守的爱会令你潸然泪下。
平淡的爱情开启,都伴随着对命运的美丽叛逆。
我爱你像最朴素的日常需要一样,就像不自觉地需要阳光和蜡烛。
------勃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
这是勃朗宁夫人婚后爱情的写照。勃朗宁夫人,英国女诗人,用炽热的字眼赞美爱情,今人看来那些词藻确实略显腻歪。她的人生坎坷,因为少年时从马背上摔下造成瘫痪在床,她在花样年华时独自度过了闭锁的二十年岁月。虽是残破朽坏的身体,但无法掩盖她在诗文上的才华横溢。勃朗宁先生由诗认识了这令人捉摸不透的女子,不懈的追求和爱意最终使二人终成眷属。
童话的结尾更感人,他们的结局让人相信真爱造就了奇迹。因为勃朗宁先生对夫人的悉心关爱,勃朗宁夫人重获新生般的摆脱了病症,离开病床的她成为一个热情外向的女人,终于她过往的生命土崩瓦解,她迎来了一次涅槃重生。
如此,你相信爱了吗?起初,我并不能明确给出答案。只是,勃朗宁夫妇以诗为信,至死不曾把情话说尽。这般醇厚的感情让我钦羡不已。
我想我愿意相信。
幸好当初有着那个心里存着真与爱的青年,幸好当时自卑却勇敢不退却的少女,幸好他们坚信着彼此有那被称之为爱情的永恒维系。
人的一生不可能无节制挥霍,永远肆无忌惮,你我都无权将懦弱定义为可耻品,但勇敢也绝非爱情的奢侈品。
像奥登一样好好地爱一场吧,除了爱,已无选择。勉励自己,也鼓励那些徘徊不前的男女。这里,我还想提一位爱打空格的作者——安东尼。
看着他的书我似乎也陪着他度过了他的漫长岁月。亲爱的安东尼,我喜欢你朴实的词藻,插图里美好的兔子,恰到好处的空格,还有刻意留下的天马行空的幻想。
“地球到底有多大 世界到底有多宽 是不是人们都带着爱的痕迹生活”插图是一只回眸的兔子,它的背后是澄澈的碧海蓝天。兔子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一个空白对话框。亲爱的兔子安东尼,很多时候同我一样,心里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我倏然想起那个夏天,月色如水,灼灼其华。我站在顶楼大把大把撒下叠好的幸运星,楼下的你一直抬头望啊望,我好想问你,那场繁星坠落的雨,该是多么美丽,最终没有。
我想起曾和朋友约定一起看的日出,想起一个又一个清风徐徐的早晨,阳光藏匿在行云里等待着喷薄而出,我在一个又一个悲伤的午后,走过一棵又一棵漏光的树,心里滂沱的大雨,就这样慢慢蒸发。
潮湿的水气氤氲在静默的夜晚,万籁寂静反倒让人忽略时间的存在,只有惊蛰天的隆隆雷声才能把人从平日的浑噩中猛然拽出来,惊讶的感叹,原来都过了这么久了吗?
我想找个人倾诉我的心情,最终也没有。
是的是的,原来我们都习惯不露声色带着爱的痕迹生活。
“安东尼走过去打招呼 你好 他说 请问这里有开花的树么?诗人抬头的时候 看到了他 眼神里有些惊诧 他的笑容很像孩子 他说 现在是秋天 即使有开花的树 也开始变黄落叶了”。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旅途,寻找一棵开满花的树。
我们好像总是这样,为了寻找一样东西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却一无所获。
你给我一杯流光溢溢的美酒,告诉我杯底藏着宝藏,于是即使我不会喝酒也一口一口努力喝完,才发现杯底空空如也。
我知道,失望的哀伤会消弭,心里的大雨会停息,可是我害怕心里不知所措的迷茫。人总需要一个目标,旅程才能够得以延续。我们只是错过了飘满花香的夏季。
“不要走得太慢 花会凋谢的 也不要走得太快 花还没有开”。如果我没办法在最恰当的时间抵达你身边,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么?好想回到过去,去重拾那一场又一场的错过,将心底的遗憾一点点地填满。
你知道吗?下一场花开,我已希冀许久。
“现在的我 和之前那个我之间的距离 被许多细小琐碎的事情填充着 这些都是 你给我的 爱吧”。书的尾声,兔子安东尼没有看到他所期忘的开着花的树,但他还是结束了旅程,但他沿途所遇见了许多人,收获了感动。
最后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让我们成长了,不是么?返回并不是迷失了方向,只是,找到了下一个目标。
安东尼,爱,是一个让我们成长的过程么?
我学会早回家不让父母焦急的等待,学会把快乐和其他人分享,所以我学会了不再任性,所以我学会了在难过的时候笑得更欢,我想,如果以世界为原点,以爱为半径画个圆,那么我们就都可以带着爱的痕迹生活。
“我知道我会忘记你 回忆只会影响我们当下的感受 带不走 也留不下 这些都是 你给我的爱吧”。亲爱的安东尼兔子,我想,回忆像是带着幽香的紫罗兰,带着萦绕在心间的清馥,忘记很难,不忘,亦很难。
总有一天,会有新的回忆代替过去的回忆,我们总得一路前行。遇见下一场花开,我离那些彻夜不眠只为看完一本书的日子有多远?我离那些站在学校天台仰望天空的日子有多远?我离那些有梦想的日子有多远?回不去的是原点,对抗不了的是时间。
这个世界,本质上充斥着光怪陆离的景象,有着太多的未知,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相逢都顺应了暗藏的流年,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说得出那一声再见。
我们又是极其孤立的个体,没有谁能够告诉你幸福的真正定义。起初你执拗地不相信,坚信世界的彼端有一个人,一直等在那里,那里有你寻找的东西,只是不知道会何时出现而已。然而等待消磨了热情,烦躁代替了执着。不可否认,我们的耐心和珍惜变得很少。未达终点便已作罢。
心生倦意。然后放弃。
那么不妨随意执起身边的一本书,不用从头到尾字字斟酌,只需浅浅怀想。
有些问题,生活无法给予答案,那就到书中去寻找。始终记得,书籍是把时光包裹住的无私赠予,我们就该不带遗憾的前往。
以上文字只是我在黑白颜色间的喃喃自语,没有特殊的目的,只为告诉你“阅读之前,没有真相”。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在一次次阅读后迎来最华美的霓裳。
你我皆是。
学生:林鹭颖
学校:福建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