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姝雅:如水的女子 ——读《红楼梦》有感于黛玉
发布时间:2016/5/20 11:43:16读《红楼梦》是一趟揪心之旅!
最令人揪心的是那个如水的女子——黛玉。
一道沁芳闸,承载了多少忧郁!
林黛玉,那个两眉紧锁,步履姗姗“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女子,踩着忧郁的调子,始终行走在人生的风雨中。
在三生石前,她得以甘露滋润而脱草胎为人形,“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即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坚定的话语便注定了她为那个“无故寻怒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花公子流尽了一生的眼泪。
沁芳闸边,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黛玉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吟出“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诗;在水边,她发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疑问;在水边,她想到了“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哀伤;在水边,她为了宝玉的倾诉衷肠所感动。
冷月葬花魂,花魂是黛玉的自喻,忧郁似水,灵性似水,她是从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中走出来的诗的精魂,她身上散发着一种异于一般女子的灵慧秀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人生赠予了她什么呢?寄人篱下,抱憾终生,她步步留意,处处谨慎,“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首《咏菊》表露了黛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里的孤苦无靠。
痴情如水,气质如水。“宁可枝头抱香死”是她演绎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美。于爱情,她苦苦追求。然而,至纯至真的她却触犯了贾府统治者,触犯了封建主义的道德标准。贾母可以原谅贾琏的风流行径,却终究不能容忍宝黛之间纯洁的爱情,因为她不符合家族至上的利益。在宝玉与宝钗成亲的那个晚上,黛玉烧掉了记录着她灵魂轨迹的诗稿,烧掉了爱情的见证物丝帕,离开了人世,完成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宿命,她用生命证明了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夜之静美”的追求。论气质,她最接近水。
因为是水,才会如此的痴情,因为是水,才会如此的执着;因为是水,她的爱才会汹涌又无比透明;因为是水,才会如此义无反顾。我爱她之所以爱,恨她之所恨,甘愿献出热泪,祭奠那不屈的美的灵魂!
学生:黄姝雅
指导老师:叶建丹
学校:建瓯一中 高一(1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