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含芝:莫道桑榆晚
发布时间:2016/8/10 16:27:09繁重的学习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有了种想放弃的冲动,时近年关,父母决定回家过春节。对于春节回到老家过年我是不太热衷的,可未曾想到,那个在记忆中只是一片黯淡的土黄色的村庄,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时近年关,这个原来在平时总觉得有点荒凉的村子也已经变得热闹非凡。一路进村,在狭隘的小路上迎头碰见父亲的熟人,免不了停下寒暄片刻,不过几百米的距离,竟也走了十多分钟。有时是父亲从车窗探头出去打招呼,有的直接拍打着车窗——肩上还扛着锄头呢,硬是将脖子伸进来,眼睛溜溜向后一扫,我吓得往妈妈身边躲,那个鬓角染霜的大爷便呵呵笑了起来,带起了极深极多的皱纹——“哦,你女儿这么大了啊!”说着又紧紧抓着父亲的手,“晚上到我家来喝酒喽!”
这样的热情令我猝不及防,带有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和热情。不知不觉中,那一份由远途旅行而带来的苦闷渐渐消退了。
待那位“缠人”的大爷带着爽朗的笑走开时,父亲转头对我说:“那是姑丈的伯父。”又顿了顿,“八十好几了,看不出来吧。”我和母亲都惊讶了。这时,一直沉默在一旁的小叔突然蹦了一句:“这里山水养人哦。”
我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青黛,细细一想,的确是——方才遇到的大都是看着父亲长大的老人,现在依然有扛着锄头下田的,独自挑着担子提着篮子一步一颠走去做事的,他们坚信: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他们多是口齿清晰手脚灵便。时光,仿佛在这个幽美古老的村庄静止了一般。
走在巷陌间时,又遇到一个老婆婆,见了我便拉着我的手上下打量,又拽着我往她的家里走,身后跟着一群低头啄米的小鸡仔。爸爸告诉我她是我的姑丈的母亲。她见我们来了,又是沏茶,又是给我们找吃的,那热情劲就别提了。我仔细端详着她,银色的丝发梳成紧紧的发髻绾在脑后,一袭半旧的撒花红色衣裳,正絮絮叨叨地念着我们回来了这里热闹了许多……我轻声问:“那平时呢,会不会很孤单?”“哪里!养养鸡,种种田,忙的事那么多!”说着她又张罗着要到后厨做糕给我吃。
我静默了,这里并不如我想象中的荒颓,这里是鸡犬相闻的老年之家,这里民风淳朴,这里的人热情好客。人到暮年,还有如此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正值少年的我,又有什么理由荒废时光,虚度青春;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在那一刻,面对中考的压力,面对人生的挑战,我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怎么也想不到,这群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给我上了这么一堂在学校永远学不到的课。
学生:姜含芝
指导老师:林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