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书航:家

发布时间:2017/1/18 9:34:40

一、回家

一路颠簸,车窗外,高楼缩成了大树。

“吱呀——”,篱笆栅栏被推开。几只鸡扑棱着翅膀奔来,很快又迈开短腿,撑着滚圆的身子调头跑向从天而降的碎谷子。

 “回来啦。”以往每次回家,他都会这么招呼一句。回过神,眼前只有空荡的客厅,和右手边桌上摆着的一张披着几缕薄灰的相片。相片里,那人微笑着看着她,一如既往。

 

二、承诺

“妈,搬到城里一起住吧,我下周去接您。”

透过信里的这行字,她仿佛看到儿子上扬的眉毛和拱起的眼弯,他笑起来的时候鼓起的两颊,和咧开嘴时露出的两颗虎牙。小时候考了全班第一,他就这么笑着说:“妈,等我更能耐了,就给你买个大房子住。”那是她心心念念的东西,她曾向那人提过换房,那人不当一回事儿,没想到儿子听去了,还让它变成现实。

像是奶糖掉进了蜜罐里,她的心被浓郁又醉人的甜味包裹着,连皱纹都笑深了几分。

 

三、搬家

刚一回家,她就上了两炷香和照片里的人不住地显摆;出了家门,她又忍不住到处炫耀,和带孙子的王婶、和散步的沈叔。卖鱼的李伯给她道贺,送了她一尾新鲜的草鱼、村头那家里的八哥也不住地叫嚷着:“搬家,搬家。”

几个晚上,她从梦里笑醒又睡去。她盘算着要带走什么东西,时间叮叮咚咚,在她收拾行李的声响中匆匆过去。

 

四、手镯

一道白光从她甩上肩头的背包里飞出,金属与地面碰撞的“叮铃”声拦下了她准备出门的步伐。她回头,一枚银镯安静地躺在地上。它淡淡的白光被黄色的阳光点燃,迸出一阵晃眼的明亮——就像她第一次见到它时,在长着茧子的掌心里,在橘黄色的烛光里,在仅贴上一张“红双喜”的破旧老宅里。

“结婚纪念,别生气啦。”那人讨好地笑着,露出两颗虎牙。

她放下背包,捡起手镯,就像最初拿起它那样小心翼翼。四下一看,破旧的房子更加破旧,本就凹凸的墙上又掉了几大块漆,婚房唯一的装饰——那张“红双喜”,也不知不觉地斑驳,只剩下几乎和墙壁融为一体的灰白……这是她的家,是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她心下一叹,看来,儿子的孝心要白费了。

 

五、老房子

他很意外,老是抱怨房子太旧的母亲突然不想搬家了。即便如此,他还是找了一个周末,去看看很久没回去过的老房子。

前脚踏进院里,便有一群鸡不怕生地向自己袭来。他刚想退后关上栅栏,却看到鸡群被扬出来的碎谷子吸走了注意力。

母亲讶异着他的到来,却仍不打算改变主意。他进了里屋,看着积灰的房梁,皲裂的墙漆,目光最终落在一尘不染的相片上,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叹了口气,点了两炷香,在心里念叨着:“爸,你托个梦劝劝妈吧。”

 

六、搬家

最终她还是进了城。

儿子儿媳工作忙,孙子还要人照顾,请保姆又不放心,她找不出非留不可的理由。所以再舍不得,她还是带上行李跟着儿子走了。

但她总琢磨着回来看两眼:院里的鸡,虽说托李嫂帮忙看着,总归不如自己养得好。再有就是,那人最是爱干净——就像这镯子一样,白白净净的。她从前总埋怨他穷讲究,现在却要担心着,几天不回来,照片上积了灰,他恐怕是要恼的。

 

七、承诺

“妈,你这老来来去去,也不是办法啊。”

儿子下班了,开车来接她回去。她擦干净桌子,摆下三盘菜,推了碗筷给他:“来都来了,陪你爸吃顿饭再走。”

叮叮当当,筷子在碗盘之间跃动。她想起从前一家三口坐在这矮桌上吃饭的情景:那时候为多了儿子一张嘴而犯着愁,看着一桌的清汤白菜,她小声地提了一句:“要不,把这镯子当了?”

“妈?”她从回忆里惊醒过来,接着听儿子唠嗑。“您又想什么呢……我是说啊,现在咱们住得起大房子了,这儿就不用老是来,您有什么挂念的东西一起带走就是了嘛。”儿子抬起下巴,指了指自己腕上的手镯:“以前爸还想拿这镯子攒钱给您买房呢,现在房子有了,镯子也还在,您怎么反倒往回跑呢……”

她一惊,猛地低头看向镯子,目光紧紧地黏在那上面——

“当什么当,”那人罕见地抬高了声音,“这镯子不要就还我,别糟蹋东西。”这么说着,一把夺过她手里的镯子,竟是饭也没吃,就甩门出去了。

自那以后就不知所踪的镯子,自己每逢大雨酷暑就抱怨旧房的唠叨,生活不再拮据却仍然节俭的那人,和他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开始小病不断的身体……一幕幕回忆走马灯似地映上脑海,像是谁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滋味搅得她心里难以安宁。

 

八、回家

不知不觉,巷口的路灯变成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咔哒”,推开防盗门,孙子一蹦一跳地跑来,奶声奶气地打招呼:“奶奶回来啦!”

她看着孙子的虎牙发愣,抬眼是崭新的房子,平滑的贴着米色壁纸的墙,撒在她身上的暖色灯光,就像那天晚上驱赶夜里寒气的烛光,暖进她的心坎里——这是她的家,她梦想了几十年的地方。大房子呀,她低头摸了摸手镯,在心里小声嘀咕,“儿子孝顺,给当妈的圆个梦,你可别眼红。”她会过得更好,就像她和他一直期望的那样。

“回来啦。”摸摸孙子的脑袋,她走进家里。

 

学生:吴书航

指导老师:邱伟敏

学校:诏安一中

该文章已刊登在《读写》杂志01期D版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