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涂江南:千载文化,静心爱之

发布时间:2017/1/18 10:26:14

前不久,央视播出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在欣赏一件件精美文物的同时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故宫的高墙之中,红瓦之下,用源于父辈或师傅的技艺践行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修复文物”在我们看来或许是枯燥繁琐的代名词,或许只是看着好玩而已,但在他们心中,自身的责任远不止维修这么简单。

    “像这个钟,这里面的机关都要一个个对上……”“血料硬度不错,主要是价格便宜,大面积修复的时候就可以用……”师傅们的每句话,都透露着细致。而这份细致同时又伴随着一股气定神闲。“在故宫里就像是和外界隔绝了一样,这里是另一个世界。”陶艺组的孔姐这样说到。听着轻描淡写,但我们可以想见在这背后他们要经受怎样的宁寂。如果不是爱,想来也无法支持过数十年吧。

    中国有着千年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不论是修修补补的精巧技艺,还是民间的戏法杂耍,抑或是各地的传统剧目,都能算在其内。在故宫修复文物的师傅们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各行各业的传承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肩上的担子或轻或重,但他们对于自己所做事业的爱意是相同的,这是将他们串联在一起的关键。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重要,也开始经常提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除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华文明之美》《国色天香》《叮咯咙咚呛》等节目都在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人眼中“传承中华文化”似乎成了老生常谈,听多了令人厌烦。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其实并不了解这些文化具体的内容,只不过是随波逐流,盲目地否认,加之新时代外来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超过了陈旧的传统文化。除却这些主观因素,传统的文化技艺也确实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境地:单纯的人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大机器替代了手工工艺,流行歌压下了咿呀的戏曲。人们为了更快地获取利益,在舍弃传统的文化技艺时便显得毫不留情。快节奏下,文化式微,这是每一位传承者的辛酸。然而,真正的热爱不会使他们放弃。画家王昱珩曾经说过:“匠人,最重要的是一个‘燃’字。”的确,爱之切则愿燃烧自我,这正是传承者们值得敬佩之处。

    但是,我们也不必急着表态说出像“戏曲是我的生命”,“发扬皮影是我终身的追求”之类的话。因为传承注定任重道远,行走一生不过为点一盏灯,能够真正坚持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大批三分钟热度的感兴趣的人,而是能够隐于市也能现于世的静心者。千载文化,静心爱之,非积淀不能成事。

愿君深思,与君共勉。

 

学生:涂江南

指导老师:张芳芳

学校:南平一中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