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娴:修得一颗柔软心
发布时间:2017/1/18 14:56:26偶得浮生半日闲,行走于厦门的大街小巷,领略了大海的广阔,探寻小巷的深邃,修得了一颗柔软心。
这座滨海城市—厦门,大概最不缺的便是海了罢。清晨,红日的照耀下,远处的海似与碧天相连,呈现出似幻似真的美景。我走在木栈道上,时不时能看见些许老人柔软的身姿。兴正浓,走近,却发现两人看似在练,实则是一场智斗。白衣老人似是明白刚柔并济的道理。当他出实招时,对手不以为然,殊不知虚招能化为实招的攻击。反之,对手硬碰硬时,老人出的实招都化为了声东击西的虚晃。着实是“虚能化实,实能化虚”的道理。我的心随着老人的心思走,倒是领悟这般道理。
沿路,看见了一位青年正在作画。好奇心驱使着我上前,原来是在作一幅山水画。深深浅浅的墨在绢上晕染开来,几处留些空白,当真像座山,有阴阳两面。山头勾勒出半角茅屋,更体现了山之幽。脑海中突然闪过白衣老人刚柔并济的身影。我瞬间明白了勾勒半角茅屋的原因:绘画也是要虚实相结合的。看似重峦叠嶂,密不透风处,更需要几笔点缀。或许是在山头安排半角茅屋,一湾清浅。这样,迤迤逦逦,将作画者遐思引至画外之画,这不正是实中之虚吗?
不仅如此,看见白衣老人柔软的身姿,青年的山水画,心中更是获得了宁静。想来,这大概也是这座城市所给予的罢……厦门,没有北上广的繁华热闹,却有着独特的宁静祥和。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是一种淡淡的,不偏不倚的感觉。微风轻轻,花香飘渺,四季总不是那样分明,偶尔地热闹嘈杂。这兴许是厦门人骨子里特有的淡然。悠闲、坦然的根源罢。正如呷一口清茶,虽淡却韵味悠长。
我有幸走进一件小巷。墙壁上的青苔,无不诉说着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老人们齐聚一桌,桌上摆着围棋,兴趣来时,边边下边聊聊家常。一切是那样美好却又宁静。巷子深处是一家拐角书店,三三两两的人进去、出来,我走进,一股书位充斥于我周围,嗅得丝丝墨香,沉浸于精神世界良久,才发现正午了。便出门,远处传来屡屡香味,炒菜声此起彼伏,倒也称得上悦耳。如此,心便沉淀下来,沉浸于这有声有色的小城生活。
曾听说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这句话来形容厦门人,我认为,是再合适不过了。每个厦门人心中都有着一颗柔软心,纯澈,清明。有着对生活敏锐的感慨,淡淡地看待名与利,享受着慢生活,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使他们对生活充满着感恩之情。
是的,正如林清玄所说:“要见山,柔软心要伟岸如山,要看海,柔软心要广大如海。”因为柔软,所以能够包容一切,含摄一切,这正是厦门人靠海而居的内心世界。如此,一日的内心沉静,倒使我寻回了本真的柔软心,与对厦门最初的热爱。
学生:李慧娴
指导老师:王雪梅
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