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时间:2017/1/23 14:42:12“恁呷哺了没?”“没啊。”
“要无阮拢来去外头呷哦?”“嘛是通啊!”
和父亲交谈的是位相互间往来颇繁的阿伯。他身材健壮挺拔,鬓发染得乌亮,神采奕奕、举止有礼。因他在这落户生根已四十年上下,言行举止早已沾染本地习气。作为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他却常常被错认作本地人。他的工作和住房立在这、他的儿子娶了本地人、他的孙子呱呱落地于此,此处和他们祖孙三代的缘分想来已然是深深融入血脉。心头挂着的对家庭的爱也将他牢牢牵绊在此处。
时光有情,总脉脉将他乡化为家乡,为游子描摹归向。沁凉的冬风是游丝俏皮吹起轻飘发梢的口息。朝饭店散步去的路上,我恍然记起篇似有同处的报道。华侨大学集体婚礼上一对泉州小伙和乌鲁木齐姑娘,曾在毕业之际掷骰子来决定是姑娘自愿留下,还是小伙要求姑娘留在泉州。注定结局的约定身后隐着矢志不渝的爱的倩影。他们不顾天南地北,选择了牢牢抓紧指间幸福。自此月明人尽望,相思落此家。
共看明月无须泪,前路近,来路亦非遥。车舟的发展冲破空间阻绝,虽使去时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归时却也可快乘轻气球。人口区际联系这过往大事日渐微末,人如蒲草落地他乡而为生亦作常事。
平常闲暇时于路上行走,过往常有不熟悉的口音,男女老少皆有之。曾留意过街道旁蹲下来帮孩子用面巾擦花脸的容色灼灼的妇女。操着异地口音,一边责备孩子不讲究,一边细细擦拭。落手看似随意,实则力道克制,恰能拭去污渍。孩子略仰着头,笑靥生花、迷了蝴蝶梦。而这仅仅是异乡人伛偻提携、往来不绝的景象一隅。
一个地方要牵绊住一个人或可靠个体,要留住一群人却当有地方之爱。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桃李春风一杯酒,一个能给人安家的理由的地方当能予人春风拂面的温馨与灿烂。顾城曾感叹:“你在我身边也好,在天边也罢,想到世界的角落有一个你,觉得整个世界的也变得温柔安定了。”家当如这个“你”,在脉脉岁月中可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无论天涯落日、碧山阻隔、暮云遮蔽,每念那地那处,心怎能不柔软如水?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归处何方?据苏子瞻所载,柔奴一介歌伎早有答案。“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她不挂怀穷乡僻壤之苦,纵王定国身遭贬谪、一去岭南,仍毅然随行,唯念此而已。就为这句话,多么想遥敬柔奴一杯饮。
的确,人的归宿从来不在乎砖石泥墙、钢筋水泥,而在乎予人安宁之感的皈依之所。天地为逆旅,人生无常,心安之处,有爱常伴,当以为乡。
学生:李泓
指导老师:杜海智
学校:泉州五中
该文章已刊登在《读写》杂志01期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