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涵:孝之思
发布时间:2017/2/8 16:13:47手捧一杯冒着腾腾白雾的奶茶,聆听着窗外雨的余韵,阳光的味道在周围涌动,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面,任思绪伴着微风在空中飞扬……
“孝”,每当看到这个字,我都不由得感叹中华汉字的奇妙。这小小一个字,蕴含着多少奥妙。轻轻打开那泛着幽香的历史之书——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其关于孝的故事数不胜数:“哭竹生笋”、“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这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典故,把“孝”字雕刻得栩栩如生。
可“孝”字,这个本该熠熠闪光的字眼,却被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给层层遮盖,如同原本湛蓝的天空,被人们所追逐的可笑无用的东西肆意涂抹。
他们在意那闪闪发光的宝石,不惜挑战法律的尖刀。他们不在意鬓角斑白的父母,不愿浪费他们所谓宝贵的时间去陪伴他们,这种人,终究会被铐住。被法律铐住,被“孝”铐住——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父母亲的爱包围,父母们说,爱是无价的,没有任何东西能与它媲美,只有等量的爱才能“偿还”。“孝”,便是我们该“偿还”给父母的爱。“孝”,十分简单。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一件礼物……这些平凡不过的东西,能让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大人们留下两行清泪,能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孝心”。可有些人没有这样做,他们用其他的东西“报答”了父母。
我听过一个故事,央视的法制频道《道德观察》讲述的一个故事——《陌生的亲人》:87岁的老人,本该是一个有满堂子孙,享天伦之乐的如《红楼梦》中贾母般的人物,却在自家小女儿的楼下捡垃圾桶里过期的面条吃!是怎么回事呢?身为老人的小女儿“解释”说,她父亲有喜欢捡垃圾吃的习惯,不管是不是饿,就是喜欢吃垃圾。可明明,老人是在饿了一天之后,实在忍不了,才迫不得已吃过期的面条。
87岁的老人,在自家女儿楼下捡垃圾吃,多么的荒谬啊。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发生在我们这个打着“百善孝为先”的世界。这虽然是个例,但却是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现实中。他们实在是不孝——无情的岁月偷去了父母花样的年华、俊俏的容貌和矫健的身子,让那些白花花的皱纹如此肆意的在父母的额头上蔓延,让那些该死的疾病缠绕在父母的身边,挥之不去。原本该对渐渐年迈的父母加倍孝顺,可他们给了父母什么?一个嫌弃的白眼?还是一句抱怨?又或是一句冲动的顶撞?不过在父母心灵的创口上再撒一把盐而已。
但是,这一把盐,终究会慢慢的攀上他们的心头,变成一位名为后悔的缠绵幽怨的蛇蝎美人,常住在他们心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然无声的袭击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痛得缩成一团,眼泪,就这样流下来,如同当初被他们伤害的父母。所以,为了不让你同“他们”一样,被后悔占据心头,请学会孝,并且记住,孝心,无价。
学生:邱子涵
指导老师:陈秀琴
学校: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