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宜:解 析 孝 字
发布时间:2017/2/9 9:38:28中华文化渊源悠长,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孝”字。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怎么解释它的吧!孝,上下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我们来看上半部的结构。这个结构其实是老人、老师中老字的上半部分。在这里,它的表示的意思是老人,就是长辈的意思。而下半部的 “子”又是什么意思呢?子,其实是儿子、子孙的意思。在这里,它的意思是子孙,也就是儿女、子孙。上下结构的意思合起来,其意思就是作为晚辈、子女的,应该孝敬长辈。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孝字在古人手中是怎样写的。从古至今,他们拿起笔,一横一竖……总还是那个写法!为什么呢?应该是“孝”这个好习惯应该一直代代相传,所以这个字始终没有变化。
“孝”字,有人觉得好难写,有人觉得好写。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为什么有的人写不好?因为他们未曾真正孝敬过父母、孝敬过长辈。他们认为拿些钱给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就是尽孝了,但不曾陪在父母身边,一年下来和父母同桌吃一顿饭都难得,更别说帮父母做家务……也许,他们“忙”得连打电话给父母的时间都没有,父母想他们来电话时,竟随口编一个理由来哄骗父母:“爸妈,我很忙,先挂了”,“ 我正在开会呢!回头打电话给你”等等。善良的父母又一次被他们骗了,所以,他们在孝这份答卷中交不出满意的的答案。
同样的“孝”字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好呢?因为他们继承优良传统,以自己的方式孝敬父母。有的人是在每天吃晚饭时孝敬父母,他们会打电话给父母,询问父母吃饭了吗?在哪里?身体怎样?聊聊家常;有的人是在周末时孝敬父母,他们会抽空买些平常父母舍不得买的东西回家看一看,拉拉家常,住一个晚上或吃一顿饭再走。虽然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但是父母就会觉得很幸福、很知足。他们自然能写得好这个“孝”字。
接下来,让我来讲一个真实故事:重阳节前夕,数学老师要求大家交一张帮忙家长做家务为内容照片。她在QQ群看了看同学上传的照片,有的洗碗,有的拖地,有的帮老人洗脚……明显的是大家都摆摆样子,有个同学看完之后感觉同学比自己差远了,因为她上传的是 “百善孝为先”的书法作品!孝是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帮忙父母做家务,认真学习,尽早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而我就是那个她。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大家又有什么感想?是开心还是悲痛?天底下有几个人能真正孝敬父母呢?乌鸦都知道反哺,黄香都明白孝道,而作为00后的我们却不知道!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的是一件令大家开心的事,让我们用 “学习进步”这杯茶献给父母,献给人间!
今天的解析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学生:叶佳宜
指导老师:冯招敬
学校:闽侯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