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春英:我教学生写日记
发布时间:2017/2/15 15:10:53写日记的好处多。1.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学生平时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象,因为要写日记,必得仔细观察,久了自然形成习惯,对周围的事物的敏感性由此而被激发。2.可以避免了现在很多孩子作文出现的假大空现象。因为写的是身边的真实生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兴趣的东西可以多写,不会的不兴趣的东西少写,不像作文,命好了题,强逼着胡编乱造。3.可以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写日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不拘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个性化表达,如同孩童的涂鸦,想画啥就是啥,无拘无束,这样就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每天不停地写,渐渐地,越写越多,油然而生出自豪感,觉得写作只要我手写我心,并不难,因此,很多孩子对写作从害怕到不怕到喜欢,自然激发了写作的兴趣。4.可以以写促读,因为要写日记,不得不关注别人怎么写,这样无形教育了孩子要去阅读,并关注别人的写作语言、词汇、表达,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5.坚持着写日记,犹如长跑,久了自然要有毅力,因此,持之以恒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
如何指导写日记呢?我一般是在这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格式简单,一学就会,难点是在内容上。要想每天都有新鲜的内容,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可以写观察日记,观察的东西可以是周围的景。景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风云日月,花草树木,江河湖海,飞禽走兽,家养的,野生的,天然的,人造的,只要你去关注它,就会发现变化,就能写入日记。这样学生就会睁开双眼,仔细观察别人不易发现的细节,当他兴奋地告诉你枝头上绽出了第一瓣新绿,秋天的枝头不只是落叶飞舞,说明他确实在观察了。观察也可以是身边的物,家里的房间、客厅,街上的路灯、大树,学校的操场、课桌,甚至笔盒、铅笔,形状、颜色、大小,有时,学生为了写观察日记,甚至会自己动手,种种花草,养养小动物,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自然在笔下流淌出来。观察还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熟人、陌生人都可以。家里的亲人,上下楼的邻居,班上的同学、老师,平时的玩伴,课堂、路上、家里,公交车司机、店铺的老板、街上的行人,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无不进入视野。音容笑貌,大事小事,全都可以在学生的笔下定格。当然,也可以写心情日记。喜怒哀乐,事情前因后果,在心里上的留下的印迹,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其次,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写好日记。
1. 口头表扬机制。学生的每篇日记,老师必定过目。虽然工作量大了点,但是看到孩子的进步,心里也是喜欢的。面批最好,基本不改,重在表扬,发现闪光点。有的孩子观察面广了,有的孩子表达能力提高了,有的孩子情感细腻了,有的孩子态度好了,有的孩子写具体了,有的孩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的,有的孩子表达形式独特,甚至只是书写更工整了,都可以作为表扬的重点,每天花10分钟在日记上,孩子经常都特别期待。
2. 建立长效奖励机制。在班级评比上专门设立写作奖。以分值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家长也知道孩子的表现,每周评选一次最佳日记奖,最佳日记包含最佳个人和最佳作品以及进步奖,好的作品在班上的专栏佳作奖上发表。每个月再评选一次,在每周的基础上评选最佳个人和最佳作品以及进步奖,并进行大张旗鼓地表扬。每个学期再度评选,并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不足也一一得到纠正。评选出的好作品推选参加学校的校报和全国刊物发表。这样,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的写日记热情高涨,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在话下。
最后,鼓励学生编书,提升日记水平,激发写作的热情。
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是孩子持续努力的动力。如何让孩子爱写会写,写出自信心呢?到假期的作业,我一般是布置他们针对自己的日记,编写书籍。文章千古事,得失子自知。为了编出满意的书,很多孩子要反复地修改自己的日记,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重新抄写或者打印,就会更认真修改,仔细校对,斟酌用词,讲究炼句。然后让他们给自己的作品取个书名,编写前言和后记,列出目录,打上页码,画上插图,选择纸张,整个过程工程浩大,但孩子们乐此不疲,积极参与。有的孩子为了取个好名字,天天到书店看书名,最后沉迷在书海了;有的孩子为了画好插图,平时爱玩电脑的他,也放下游戏,专心学起画画来。有家长说,读书这么多年,从没看到儿子像现在这样认真,这是个以前被定义为不爱读书做作业的孩子哦。可见,只要被激发了成就感,孩子就愿意努力,即使再辛苦。开学了,看看孩子们带着或薄或厚的一本本自编的书,脸上洋溢着自豪感,我知道,日记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涂春英
学校:大田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