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婷婷:沙海和音
发布时间:2017/7/14 9:53:59谁望见那千年的沙海汹涌着烈日,谁听得那悠悠的驼铃送来一阵和音?又是谁在那烽烟四起的战场用兵革铮铮,在那夹着沙土的暮色中叹息出一片和的期待?
茫茫大漠,断续传来几声驼铃悠悠。马背上的她,远离故土,像是执着的拓荒者,要在这片沙海上辟出一条“和”的道路。曾有人说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她怨吗?不怨,她要用自己的信念,奏出这和音阵阵。王昭君用远去的背影告诉我们,和,是牺牲。
同样的身影,同样对和的追求,却弥漫在不一样的沙海。她的山海多了刀光剑影,除了狼烟不息。虽为女子,但她一样可以上阵杀敌,为国御疆,只因那从未湮灭的和音回响。
沙场使她坚强,为了和平而斗争,为了对未来的渴望,她从未放弃。木兰用她的坚强告诉我们,和,是抗争。“几度思归还把酒,浮云堆上祝明妃”,尘土飞扬袖间,那和音是沙海中唯一的天籁。
凄风,楚雨,泥沙,破屋。一个老翁独坐破茅屋,看尽这乱世动荡,百姓受苦,淅淅沥沥的雨脚尚未断绝,布衾已破,枕已湿,早已难以入眠。他是多么希望在这个乱世的浑浊沙海中能被光明撕出一个缺口,让他与所有人都能聆听那和音带来的喜悦、温暖。
终于,他走出茅屋,望着这黑色的云海,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告诉我们,和,是天下的追求。
不论在哪片沙海,和音总能涤荡那灰暗,那苦难。和,是欢笑与幸福的歌,是战争与哭泣的锁。和,是牺牲,已小家成大家;是抗争,用自己的力量划破那黑幕;和,是天下的追求,是安居乐业的保障。
望,那千百年历史翻涌的沙海仍在荡漾,听,那迈过万里河山的和音还在诉一曲衷肠。
学生:池婷婷
指导老师:陈航
学校: 长乐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