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龚书亨:石问

发布时间:2017/7/14 15:41:59

女娲补天石,同赴太虚缘。神瑛口中衔,共临凡俗园。

自其降世来,公子身徘徊。共享荣富贵,同处情中痴。方度十余年,心往领真言。

梦游青埂峰,神回无稽崖。往地故重游,方遇旧友来。

闲僧仙游道,携手漫步来。“十年凡间游,石兄别无恙!”

石喜不自胜,方娓娓道来。“自青埂一别,下凡品甘甜。处居随少主,

昼夜不离旁。少主名宝玉,实为俏公子。玩乐随心性,独喜女儿香。

却赞水灵秀,自诩泥臭浊。不好功名业,终日姊妹旁。余有一问疑,

不知可否讲。吾观众姊妹,千秋各有长。若道为人善,惟赞宝钗贤。

可叹停机德,貌亦足羞花。却教公子痴,不喜其在旁。复有林颦儿,

才绝姊妹房。公子常与戏,未语泪先淌。时聚又时散,终日常断肠。

吾难明此理。恰如袭人语,宝钗乃闺秀,真真有涵养,句句礼中藏。

复之观颦卿,其礼差远甚。何为公子痴,反疏宝钗情。有礼反不和,无礼反生和。

不知何谓也。石儿本无知,敢教圣人答。”

老僧便听罢,抚掌笑而道:“自古尚而来,以礼教民台。先孔丘有言,

文礼之为用,必以和为贵。谈何先王道,以斯何为美。无论作何事,必以礼节之。

汝今悟其道,岂不反思之?纵观先时论,不必为所闻。

礼而并非和,和而并非礼。礼之相于和,无可等同也。”

石儿闻听罢,自思抬头答:“余知不能通,恳请再作详。”

却见道人起,昂首向天笑。“却叹古人愚,误视礼作和!敢问何为和?

和为饮酒乐,和为共枕彻,和为传花语,和为缠绵意。敢问何为礼?

礼为官场需,礼为答客仪,礼为叩头去,礼为无戚戚。礼之和为用,岂不反生忾?

和之礼为用,岂不负天意!人间凡真情,必以不拘礼。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兄妹共嬉戏,相骂亦生情。却道窗前月,共品月下莲。同读西厢记,传情花解语。

情切切良宵,意绵绵生香。

痴情亦生嗔,同意亦矫情。复观若拘礼,岂非坐正襟。男女无授受,两对相无言。

非能知吾心,怎能生和意?拘礼非为和,无礼却生和。

知礼而为礼,是以为礼也。而和不可为,自然却和为!敢笑世人痴!

敢笑世人痴!”

老僧复起立,一揽道人肩:“汝观吾二人,难非和生意?虽非同道人,亦足称兄弟。

他时夺吾酒,我常笑他贫。如此一失礼,反成情和谊。若非失尔礼,怎言知尔心?

却道俗人眼,和不以为喻。人道金玉缘,却忘石木盟。难为绛珠妃,玉殒凡俗礼。

汝既同此理,亦可通天意。和而非礼也,礼而非和也。为礼不需和,为何怎拘礼!

今晓尔此理,复透汝天机。汝当切心记!汝当切心记!”

石方再欲言,音犹人已远。直落九重天,返复平凡间。夜深人皆睡,

独石却难眠。自思和之义,又念仙人言。

终不通其意,却托吾之笔。方撰是此文,以观众人疑。

 

学生:龚书亨

指导老师:孙素芬

学校:泉州五中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