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蔚源:家和万事兴
发布时间:2017/7/14 15:29:38“和”是什么意思呢?“家和万事兴”,是和睦、和谐;“我和你一起”,是合作、共同;“请和”,则是和平。那么,一言以蔽之,“和”便是一种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无“和”,难为大事;国无和便破,人无和则倒。
一个团体要想长远发展,各成员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和谐又并非是像流水线生产一般,磨灭个性,产出机械一般的“军队”,而更应该找到每个人的位置。正如爱默生所认为的:“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而不应像机械、卫星那样无知觉地运转。明清之时的君主专制也必然是不可取的,毕竟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智慧与思想,“我思故我在。”
纣王暴虐无道,国不和睦,众叛亲离,国家的大厦一夜之间倾塌。团队众心不合,便常常寸步难行。家庭不和者,纵使事业再成功,又有谁能有个幸福的生活呢?
“统一则兴,分裂则罔。”此乃历史给予中国的教训。国共不断合作、分裂的曲折历程,无疑用血泪诉说着这一历史:北伐的光荣战迹、内战下的民族危机、八年抗战后的胜利曙光,以及全面内战下的无数血泪,无不在提醒着我们以史为鉴。
再看欧洲大陆之上,经历内战,各国皆是国力衰弱,而当欧盟组建之时,照亮世界的又一颗明星升起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尚知合作才能富强,又何况是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我们呢?中国以民为本,若是民心不和,又怎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说道:“上下同欲者胜。”只有众人同欲,方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十四亿人口,若是无法以和为贵,岂不正如一盘散沙?所以,以和为贵,方能走向富强。
和平,则是和谐更进一步,也可以说是其在更大、更深层意义上的产物。战争必然是全人类的灾难。“一将功成万骨枯。”纵使是荣誉与胜利,在这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亦是森森白骨,这边是战争的本质。二战便是次巨大的灾难,除去从中获利的美国,各国有谁不是经济受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尤其是日本,经受了两颗原子弹的洗礼后,可谓民不聊生,更是有美国的阻碍政策。再如德国,一堵柏林墙,长久地诉说着无奈。有和平,才有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边是面对世界和平问题时,中国所交出的答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中,如是唱到,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家,还是国,都需要“和”。那便以“和”为己任,为共创和谐、合作、和平、中国出分力吧。
家和万事兴,国和则富强。
学生:赖蔚源
指导老师:孙素芬
学校:泉州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