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辰:我和“锄禾”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10/29 15:44:4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最喜欢的古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帮我改掉了几个特别大的坏毛病。
小时候,吃饭时我就是一只漏嘴巴的小公鸡,总是漏饭粒。每次饭后,桌上、地下到处是饭粒;我也是个挑食鬼,只吃喜欢吃的,有时乘妈妈不注意,一不留神我就偷偷倒掉了不爱吃的东西。妈妈对我的行为很生气,经常紫着脸,叉着腰,训斥我,可是我依然我行我素。
可是,有一次的经历却改变了我。那天,妈妈把我带到乡下,当我们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时候,我忽然往前面一看,只见不远处有许多农民正在卖力地给禾苗施肥,除虫......我一直看着他们,妈妈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我看到,烈日炎炎下,那些农民费劲地抡起锄头,使劲地往土里刨去。他们在烈日下反反复复地干活,汗珠从他们的头上、皮肤上、后背上犹如雨水似的冒出来,一滴滴、接连不断地滴到泥土里了,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愣住了:原来我碗里的白白的米饭是这样来的。有心的妈妈在我的耳边轻轻吟诵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迎着妈妈若有所思的目光,我羞愧难当,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改掉漏嘴巴浪费和挑食的坏毛病。那次经历后,一到饭桌,就会想起那古铜色的皮肤,想起那汗涔涔的后背,我再也不忍心掉一粒米饭。
妈妈说,能从古诗中学到深刻的道理,改变一个人,这才是把古诗刻在了心上。
学生:黄鑫辰
指导老师:陈秋珠
学校: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