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廷全:“碑”殇

发布时间:2014/11/5 11:41:55

白坑村是个少数民族村,村东有条河名叫白水河,静静流淌的河水隔断了白坑村与外界的联系,人们出行都要靠渡船送到对岸,对岸就是水泥公路直通县城。因此,在白水河上架座桥成了全村人千百年来共同的梦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白坑村唯一的大学生钟声被县里派来当“社教”专干。钟声的父亲钟成祥,母亲钟阿花都是土生土长的白坑村人,他们虽然大字不识一箩框,但他们知道儿子回乡当“社教”干部,这是上级有意培养年轻人,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左邻右舍经常投来羡慕的眼光,“钟声真是了不起呀,今后当了大官可要多多关照我们啊!”这是钟声回来后父母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二老总是笑呵呵的说“一定,一定。”他们天天神清气爽,自我感觉年轻了许多岁,在村人面前也就挺起了腰杆。

钟声知道自己这次回乡当“社教”干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至于今后能不能当官,那是组织上的事。他一进村就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白坑村的发展规划,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村东建桥。其实,建桥的事早几年就已经计划好了,就是因为没有钱,几任村干部想做做不成。钟声提议让全村集资,加上义务出工出力,一定能把桥建起来。老支书钟义笑笑说:“这个办法我们早就想过了,行不通啊!”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靠钟声这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建桥是不可能的,社教嘛,做做宣传,写写标语什么的还行,真正去筹几十万建桥资金,连干了十多年的老支书钟义都没办法,他能有什么招?几次会议以后,钟声再没有提建桥的事。大家知道,建桥的事,流产了。

但是村民们怎么也没想到,钟声却悄悄地组织同村一起长大的十几个年轻人,做了一件大事。

原来,钟声早就看准了白坑村是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村庄,清澈的白水河缓缓地绕村流淌,四周青山环抱,山中奇峰险峻,洞穴众多,四季瓜果常新,花香鸟语,婉若世外桃源。加上村民都是畲族,个个能歌善舞,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一定能吸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城里人。钟声计划先与渡船老板合作,开一家农家乐餐馆,自己到城里做些广告,把游客吸引到村里,慢慢扩大影响。同时在白水河里放养一些鱼苗,一年之后就可以增加垂钓的项目,然后随着人潮的到来,村民再开办餐馆、酒店……。钟声把自己的想法和伙伴们一说,大家的心被说热了。年轻人说干就干,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照着钟声的计划一步一步做下去。两年时间,白坑村真的变了,白水河沿岸盖起了不少的农家乐餐馆,餐馆的边上就是垂钓园,城里的钓鱼爱好者纷至踏来;山上的洞穴被开发起来了,有的还做成了一日游项目,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潮”自然带来了“钱潮”,有的村民组成了专业合作社,有的合伙开宾馆,有的一起开旅行社……。富起来的村民,一看到钟声都会竖起大母指,这个年轻人不得了,这么有经济头脑,要是真的当了大官,一定能造福百姓。

钟声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他都把最好的机会让给别人,他和家人从不介入。甚至在别人需要资金的时候还主动提供临时借贷。在项目慢慢成形以后,他经常为村民跑信贷、拉业务。最早和他一起干的哥们都发财了,他却一声不响地在村里办起了文化补习班,教那些发了财的“小老板”们如何管好企业。钟声的父母虽然为自己的儿子不赚钱生过气,但随着村民们的夸奖越来越多,时不时还有赚了大钱的小老板给家里送块扁。二老的感觉也越来越好,天天笑得合不拢嘴,虽然没有太多的钱,但觉得很自豪,很光荣,是钟声替他们光宗耀祖了。

一转眼,三年“社教”要结束了,在欢送大会上,全村的村民几乎都来了,县里、镇上的领导也来了好几个,会场上打起了“万分感谢钟声同志的无私奉献”、“钟声同志是白坑人民最可爱的儿子”等标语。各位领导都发表了热情溢的讲话,老支书钟义更是激动地说:“白坑村的变化有目共睹,钟声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有目共睹,社会主义教育的成果有目共睹。钟声是我们的骄傲!”最后,由钟声发表感言,他说,白坑村的成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和政府富民政策指引的结果,他要离开白坑村到新的岗位工作了,他表示要把白坑经验带到新的地方,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继续为父老乡亲争光!他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他离开白坑村以后,大家能够集资建桥。这时大家才想到,三年前钟声刚到村里时的设想,原来他一直没忘建桥的事。

钟生由于在白坑村的出色表现,“社教”结束后被安排在县委宣传部工作。钟生离开白坑村的第二天,村民自发到村委会认捐,共筹集资金一百多万。两个月后,一座壮阔雄伟的大桥横卧在白水河上,桥的边上赫然竖起了一座石碑,上面写着“钟声桥”三个大字。白坑村建桥的梦想实现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二十年,这二十年间,畲族人民的好儿子钟声在工作中特别吃苦耐劳,而且善于创新,现在他已经当上了市委副书记。他的母亲前几年去世了,父亲不愿到城里生活,又患了轻度的老年痴呆症,每天吃完晚饭都要跑桥碑的边上坐坐,逢人就夸钟声。老人在家,钟声索性雇了个保姆,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自己好安心在外工作。

有一天,不知谁得到一个消息,说钟声因为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纪委带走了。这个消息好像一颗炸弹引爆了全村,有的说“这怎么可能?钟声当年那么好的赚钱机会都让给我们,会拿别人的钱?打死我都不信。”有的说“那可不一定,二十多年前的钟声和现在的钟声可不一样哦。”还有的说“当年钟声帮我们赚钱那是为了政绩。”“现在当大官了,人变了……。”这些话都传到了父亲钟成祥的耳朵里,他虽然有时糊涂,但大部分时间是清醒的,开始他也不信,儿子不可能做犯法的事。他走在街上,感觉背后总有人在议论他,“贪官真不是东西”、“贪官都该死”、“贪官全家死光光” ……这些都是他以前常常听到的话。现在,“贪官”两个字竟然跟自己的儿子联系在一起!二十多年的光环一下子被抹去了,留下的是众人的唾骂和非议。老人用极细小的声音叫保姆帮忙打电话,钟声的电话都关机了,家里的电话总是没有人接。老人开始心急了,也许大家说的是真的,几天来,他走到桥碑那看了一眼“钟声桥”三个字,心里就跟打鼓一样跳个不停,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这三个字就是他莫大的耻辱。那石碑好像在嘲笑他,“你的儿子是贪官,你是贪官的父亲!”看到那块曾经带给他无数快乐的和光荣的桥碑,钟成祥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冰凉和羞耻。

钟成祥提心吊胆地挨过了半个月,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钟声确实因为牵涉一个副省长的贪污受贿案,被中纪委带走协助调查!钟成祥再也忍受不住了,全身瘫软,一病不起。保姆因为没有拿到工资也跑了,老人精神彻底失常,家里的东西往外扔,外面的垃圾往家里倒。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桥底下发现了他的尸体,同时看到桥碑被砸去了半块,只剩下“桥”字残存在桥边,碑的下面放着钟成祥家的大铁锤。

就在村里的干部为钟成祥处理后事的当天,钟声突然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他一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立即从省城赶了回来,“爸爸,我对不起你!”一声悲怆的哭声,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震惊。在料理完丧事后,钟声给大家讲述了这段时间的经历。原来,他被中纪委带去协助调查原副省长的贪污受贿案,是中纪委和中组部有意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对拟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防腐警示教育。知道钟声不但没有犯法反而还将要提拔的事,全村人都为钟成祥老人的死感到惋惜。村两委决定把那座桥碑拆了重竖,钟声坚决不同意,他说:“就让这座半截的桥碑留着吧,希望碑殇的故事能够警示我们每一个人。”接着他感慨地说:“这次零距离接触了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例,对我触动非常大,这些触犯党纪国法的干部,其实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他们的亲人。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亲人,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自醒、自律、洁身自好。”

一个月后,钟声调任外省担任市委书记。那半截桥碑依然静静地蹲在白水桥边,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碑殇的故事。

 

作者:林廷全

学校: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中研室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