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宪:回家的信念——安平桥随想
发布时间:2020/12/14 10:17:19清晨,漫步安平桥边,微风轻拂过我的脸庞,阳光亲吻着桥身,几只漫无目的水鸟划过天际。桥上,桥亭金黄的外檐与朱红的穹顶,在阳光的撮合下,融合成一片橙色,那长长的桥身向远处绵延,就像游子们不尽的乡愁……
我看着脚下一条条长石渐渐伸向远方,我仿佛看见当时的人们围着讨论:
“绕过海角回家,那么远!要是有个桥就好了……”
“跨海造桥?怎么可能!”
“我们有现成的石头!如果真造了桥,回家不就方便了吗?”
“那么重,怎么运?”
……
人们争论不休,久久没有结论。沉默许久的老师傅猛的一拍掌,语气坚定地说:“陆运不行则改用水运!”于是,石条被滚轴运送到了水边。震天响的号子在我耳边炸响。沉重的石板使船吃水很深。老船夫屏息凝视,他的心中自有潮起潮落的刻度。当晨曦的阳光带着潮水,渐渐地将船身托起,船夫适时操控将船转身,石块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终于,潮水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退去,长石稳稳地镶嵌在石墩上。岸边传来珍珍欢呼:“成功了!”
这石桥便在潮汐的涨退间渐渐有了它的风貌。后来,多少远方的游子归来,凝望着桥身,泪眼婆娑,安平桥——它既是先辈们用智慧打通的“回家之路”,也成了游子们回家的信念依托。
游子?海丝之路送出了多少远航的游子?我望着远方的海角,想象闽商们回家的路……
远航的男子站在船头,船行一路顺利满载货物,回家的路上却遭遇风雨。狂风吹拂着他的脸颊,大浪接连拍向商船,仿佛要将船撕碎。有经验的船夫也神情紧张,只有他,神情坚定,手握罗盘:“后退?怎行?只有前进才能回家!”他以手抵风,下令“全速前行”!咚咚咚的擂鼓声震撼耳膜,那是回家的号角,也是坚定的信念。
乌云总算散去,船到家乡,满船稀奇的货物顺利卸船,他微笑道:“还好没有放弃,不知是这安平桥的名字显了灵,还是归家的信念胜了天。”……
思绪回归,安平桥已走过大半,先辈们选择了漂泊,有了梦想,却也有了乡愁。当家人欢快的笑容近在眼前,“回家”是多么幸福的字眼。
历史已经远去,这座古老的石桥却静卧在这片海角,见证了沧海桑田,见证了先辈们回家的信念,见证着先辈们用自己的智慧打通一条回家的路!我仿佛又听见一声声的号子声,咚咚咚的擂鼓声,传向我的心底深处。
学生:蔡光宪
指导老师:杨一帆
学校: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