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筱雨:绕“8”长绳
发布时间:2021/12/8 9:55:41
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跳长绳活动。我和我们班的八位同学组成了一支长绳队:我和一位女同学负责甩绳子,其余七人绕着“8”字跳长绳。
大家都知道团体活动需要团结协作,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之间的配合并不协调。没跳几下,就有一个人“掉链子”了。此时,大家相互安慰:“没关系,慢慢来。”一次、两次、三次……随着拌绳的次数增加,我们的拌嘴次数也增加了。“你摇慢一点!”“你快跳啊!”“怎么又是你,你会不会啊!”“都怪你!”操场上充斥着我们相互指责的抱怨声。大家已经没有刚开始时的努力劲了,只剩下怨念。
我们这番模样刚好被路过的魏老师看到,她告诉我们,团体活动一定要团结,拌绳是肯定会存在的,冠军团队也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才取得胜利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的心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也慢慢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那以后,我们越跳越好了。
每天,我们都在努力地练习着。我们慢慢地爱上了这项运动。终于,迎来了跳长绳比赛。我们打败了所有对手,得了第一名!
跳长绳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我太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跳长绳了,因为它让我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友爱了,同时也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加了许多欢声笑语! (作者通联: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鹭英:文章以跳长绳为线索,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从跳长绳中感悟合作精神,令人回味无穷。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小学部林奕美老师:文章有以下三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选材真实 跳绳是学生平时最为常见和熟悉的场景,小作者能够留心观察,选取身边熟悉的跳绳场景作为习作素材,读者读后能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 二、有画面感 优秀的作品能够让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篇习作语言质朴,描摹跳长绳活动中的几个镜头:开始不懂配合,相互责怪——听取建议,学会配合——勤学苦练,战胜对手。读着文章,一群跳着长绳欢快成长的少年身影浮现于眼前,很有画面感。 三、善于思考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小作者具有敏锐的思考能力。如:“团体活动需要团结协作”“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以及文末的“跳长绳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印证了“实践出真知”,也水到渠成地点题,突出“协”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