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阳:一粒灰尘的旅行
发布时间:2022/1/11 9:31:05
我是一粒灰尘,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我在世间乘着风四处游荡。
这不,随着一阵风,我落在了一架民航大客机上。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停机坪上停放着各种型号的飞机,波音777、空客330,还有C919,机翼上那“中国航空”的红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一会儿,发动机轰隆隆响起来,飞机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跑道,直插云霄。我“潜入”了飞机驾驶舱,驾驶员只轻点几下按钮,仪表盘的指示灯就不停闪烁地起来,看得我眼花缭乱。难道这就是人类所谓的“自动飞行模式”?透过机窗,一朵朵棉花般的白云在我身边掠过。低头俯视,高山“缩小”成了一座座小山丘,大海则成了小池塘,我沉浸在腾云驾雾的神奇感受中。
很快,飞机便停在了上海的虹桥机场。随着人流,我来到了地铁站,购票、刷卡、进站、人脸识别,一切全是智能化。各色的轻轨列车正停在站台上,随着一阵轻柔优美的音乐声,车门自动打开。进入车厢,里面空间很宽敞,舒适的座位上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阅读、购物、游戏、刷视频,忙得不亦乐乎!
“妈妈、妈妈!你看那高高尖尖的是什么?”我循声望去,只见一对母女倚靠在车窗边上。“孩子,那是信号转换塔。没有它,轻轨列车等交通工具就像无头苍蝇般团团转,寸步难行呀!”高科技真是人类的福音呀!“女儿,上海外滩到站了,我们下车吧!”啊!几十公里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呀!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电视台,那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科技强市的历史性发展。黄浦江上汽笛声声,一艘艘万吨巨轮来回穿梭。码头上堆满了一个个集装箱,像小孩搭积木似的摆放得整整齐齐。机器声轰鸣不息,起重机上上下下,不停地吊起货物;装卸线上履带飞速运转着,大型运输车来来往往……整个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奇怪,怎么见不到一个工人呢?原来,这儿早已实现了智能化,所有操作程序都编入电脑,技术人员只要在电脑监控室里操作,就能完成所有码头上的工作,既安全又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非常高,一个机器人可以抵得上一万个工人!
江风徐徐吹来,而我却不想远行了,我想在这个繁荣美丽的城市安家……
(作者通联:福建省连江县文笔小学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严铮:小作者化身为一粒灰尘,记录了一次难忘的旅途,坐飞机、乘轻轨、赏黄浦江景,通过亲身经历,深刻感受到祖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各个角落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随着小灰尘“上天入地”的旅行,将一幅现代中国蓬勃繁荣的全景图逐步展示于读者眼前,同时也表达了小作者的热爱之情。
特约点评
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傅建林老师:这是一场神奇而独特的旅行,小作者化身“一粒灰尘”,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有趣地再现了“高空的神奇”“都市的繁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学习的角度而言,我们既要学习小作者讲述旅游经过的方法,即通过“不一会儿”“很快”“下了车”等词语串联旅行的过程,还可以学习小作者如何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方法。
一、通过视觉变化,写出高空的神奇
如,“一朵朵棉花般的白云在我身边掠过。低头俯视,高山‘缩小’成了一座座小山丘,大海则成了小池塘,我沉浸在腾云驾雾的神奇感受中。”通过“我”的眼中所见,体现了身处高空的神奇感受。
二、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写出都市的繁华
如“舒适的座位上坐满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阅读、购物、游戏、刷视频,忙得不亦乐乎”,体现了都市繁华和热闹;“购票、刷卡、进站、人脸识别,一切全是智能化” “随着一阵轻柔优美的音乐声,车门自动打开”写出科技的发展和都市的温馨。
三、通过鲜明的对比,体现科技的迅猛发展
如,“几十公里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呀!”“几十公里”的路程的长与“一转眼”用时的短做对比,体现科技的迅猛发展。又如,“码头上堆满了一个个集装箱,像小孩搭积木似的摆放得整整齐齐。机器声轰鸣不息,起重机上上下下,不停地吊起货物;装卸线上履带飞速运转着,大型运输车来来往往……整个码头一派繁忙景象”“ 怎么见不到一个工人呢?”码头的忙碌与不见一个工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科技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