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聂语墨:千年古桥的“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2/1/11 9:45:58
一说到科技,大家一定会先入为主地想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火箭、导弹等现代高端科技。但是,今天我要穿越时空带你们去探秘千年前的“黑科技”——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与广济桥、卢沟桥和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距今已将近千年的历史,素有“海内第一桥”的美称。
还没来到洛阳江边,我们远远地便能望见洛阳桥。它像一条长龙,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漫步在一根根十几米长的石材桥面上,只要一低头,便能看见石缝处翻涌的海水。站在桥中央,用我们柔软的小手轻扶石栏,看着海浪不断地拍打着古桥,桥墩在海浪里若隐若现,像一条条小船并列行进在海面上……到处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
或许你会不屑,一座古桥而已,凭什么被称为黑科技?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千年古桥却极为稀罕。如果单凭历史悠久,洛阳桥倒是不足以被称为黑科技。但是洛阳桥作为一座跨海石桥,桥体周边海潮汹涌,建桥工程十分艰巨。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完美地建成了洛阳桥,而且还首创了“筏形基础”构架,这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造桥科学的发展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所谓“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在江底先建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桥墩两头尖,像一条条小船,用来分流水势,减轻对桥墩的冲击。
除此之外,洛阳桥还首创了“牡蛎固基法”。“牡蛎固基法”就是在桥基上养殖牡蛎。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可以迅速地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它们一旦跟石基胶成一片后,会形成大量的碳酸钙物质,任凭海浪如何拍打,潮水如何汹涌,都不会有丝毫的影响。这就是洛阳桥屹立不倒的秘密。洛阳桥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建设当中的创举。只要你认真观察,现在仍可以发现那些缀满牡蛎痕迹的桥墩石。
古人把生活中发现的小秘密、小技巧成熟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而这些技巧、秘密成为当之无愧的“黑科技”,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我们一定要向古人学习,认真观察,用心生活。说不定下一个流传千年的“黑科技”,就是我们发现的呢!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台商区分校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温彩溯: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带我们领略了千年前洛阳桥的造桥技术——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和“牡蛎固基法”。文章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洛阳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特约点评
福建省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卢晓荣老师:小作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它巧妙地抓住洛阳桥的三个“首创”,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主要有三个亮点。
一、开篇有情趣
文章的开篇,没有直入主题,而是从读者熟悉的“科技”入笔,在不经意间话锋一转,把我们的视点带入“洛阳桥”,引发了读者深深的好奇。文中,用“探秘千年前的‘黑科技’”,暗示了小作者对洛阳桥的认识,同时也暗含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洛阳桥有哪些“黑科技”?小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秘的?
二、行文有逻辑
文章的第2至第5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洛阳桥的“黑科技”。第2自然段,小作者介绍了洛阳桥的别称以及历史地位。第3自然段,则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展现了洛阳桥美不胜收的风景。第4至第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洛阳桥的三个“首创”:首创了“筏形基础”构架;首创了“牡蛎固基法”;首创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建设。三个首创的介绍,详略得当,小作者独具匠心重点介绍了前二者。前二者对于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而详细介绍方能让读者真正一睹“黑科技”的真容。而正是因为这三个“首创”,让洛阳桥成为“海内第一桥”,让洛阳桥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三、结尾有号召
文章的结尾,小作者有感而发,既是对洛阳桥“黑科技”的总结,又是对自我的一种期许,对他人的一种激励,自然而不造作,有水到渠成之感。尤其是文末的“说不定下一个流传千年的‘黑科技’,就是我们发现的呢”极具号召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