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胡璨妮:小区来“客人”了

发布时间:2022/2/14 10:46:55
冬天的阳光洒在阳台上,我舒适地坐在摇椅上看书。
突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鸟叫声。我直起身子,迟疑了片刻。呀,真的是鸟的欢唱。我兴奋地带上弟弟跑下楼,寻找小鸟。弟弟一边跟着我跑,一边问:“姐姐,我们小区真的有鸟吗?”我回头示意他别出声。我仔细观察,四处张望,终于发现原来鸟儿躲在墙角的那棵绿树里。我们蹑手蹑脚地走到树下,抬头向上看,鸟儿在树丛中搭了个小窝,它们准备在这里落户了。
我和弟弟静静地看着树上来回跳动的小鸟,陶醉在婉转的歌声中。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轻轻地拍了拍我们,示意我们从树底下走出来。
“孩子们,我们的小区改造后,绿树成荫,路面整洁,小区沉浸在桂花香里。”说着,她深吸了口气。
“我知道啦,难怪小鸟会到这里安家,因为这里环境美,空气新鲜,又很安静。”我抢先发表见解。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家楼下看见小鸟呢。”弟弟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环境美化重在保持,你们俩得和鸟儿保持合适的距离,离太近了会吓到它们。如果我们跟它们熟悉了,它们就不会怕我们,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们了。”妈妈赞许地摸了摸我们俩的头。
听了妈妈的话,我和弟弟连忙跑回家找面包,我们要成为鸟儿的好朋友。
(作者通联: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吴燕梅:小作者用稚嫩的文字完整表述了自己在小区遇见鸟儿的见闻。简洁而不简单的对话再现了场景,闻声——寻影——探因——交友,一幅幅画面展现在眼前。一个活泼、好学、喜爱鸟儿的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告诉读者环保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流淌着真实的情感,引人思考。
特约点评
福建省永春县教师进修学校曾桂花老师:读着《小区来“客人”了》,我不禁想为小作者竖起大拇指点个赞。这篇习作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习作题目鲜活
读着“小区来‘客人’了”这个题目,让我感受到亲切与温馨,体会到小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此同时,它又让我犯了疑:文题中的“客人”为何要加上引号?到底这个“客人”是谁呢?它推使我接着往下读。
二、谋篇布局合理
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四个部分的内容——“我”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看书时听到鸟叫声,与弟弟下楼寻找小鸟的身影,与妈妈、弟弟交流鸟儿留在小区安家的原因,回家找面包打算与鸟儿结交朋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平实的语言写得一清二楚。在这朴实语言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些关键字眼,比如“蹑手蹑脚”“轻轻地拍了拍我们”“连忙跑回家”等,足见我们一家三口对小鸟的喜爱与关心。
三、对话符合身份
小鸟为什么会在我们小区里安家呢?小作者没有从正面的角度直接描写小区的景色,而是从人物的对话这个侧面的角度进行表现。这些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比如,妈妈的言语以书面语为主,简洁明了,文化素养深厚;“我”和弟弟的语言口语化强,思维活跃,充满童真。
当然,这篇习作并非十全十美,如果小作者能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就更完美了。比如,第2自然段的1-3句在衔接上就有些突兀,如果改为:“突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鸟叫声,我连忙直起身子,竖起耳朵,细细听。呀,竟然是鸟儿在欢唱!”是不是更能表现出“我”的惊喜与鸟儿的自在?又如,第7自然段,“如果我们跟它们熟悉了,它们就不会怕我们”,如果改为“如果它们跟我们熟悉了,它们就不会怕我们”,是不是更能表现鸟儿的主动性?等等。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