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张静宁:海,在哪?

发布时间:2022/2/17 15:24:31
我出生在广袤的森林里,这里时而风雨如晦,时而晴空万里;有遍地鲜花,更有成荫绿树。
我的世界就这么大,但我并不向往森林之外的天地,因为这里不仅有四时胜景,还有亲密的家人与伙伴。
直到有一天,一阵前所未有的喧闹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我问母亲:“这些用后肢行走的是什么动物?”
母亲答:“是人。”
我问:“人从哪来?”
母亲有些犹豫:“也许是从森林另一边来的。”
 二
“人”不请自来地闯入这里,同我们做了邻居,在接连不断的轰鸣声中,我们的家倒下、破碎,成了人类建筑房屋的原材料。我们只好一退再退,不断寻找合适的林地,重筑我们的家。
“真是无耻。”在又一棵活了百年的老树倒下后,我对着他们的方向骂了一句,满心悲愤却无能为力。
那天午后,我落在“人”的房屋上的洞口外边,准备一探究竟。屋里有一个四方形的盒子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弄明白他们是怎么钻进盒子的,就被上面的画面吸引住了。
那是多么广阔的水流啊,蓝得纯粹,远得无边。
从盒子里的声音得知,那个地方叫作“海”。我几乎着了魔。“海”的上方是一望无际的苍穹,那会是世界的尽头吗?
一种自由翱翔的强烈渴望油然而生。
“母亲,海在哪儿?”
母亲笑了笑说:“一直往南,最后一片森林的尽头,就是海。”
岁月如梭,时光依旧。
我怎么也没想到母亲会在那个冬天的清晨离开。临走前,母亲在我怀里吃力地睁开眼,张开嘴这个轻而易举的动作就似乎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这里不能再待了——孩子,去找你的海吧。”
我还没来得及答应,母亲便闭上了眼,透过朦胧的泪光,我看见头顶灰色的天幕。不断喷洒的黑烟夹杂着飞扬的灰尘织成巨网,扼杀了昔日的云海。
到底是从何时起,我的家园开始变了模样。
风带走了生机和绿色,远走高飞,下落不明。
我日夜兼程地往南飞,海是唯一的信念。
我这才知道,原来“人”早就遍布各地,早就有了自己的家园。目光所及之处全是高楼林立,这总让我突然想起那片已经消亡的故土。
地面上和半空中,到处都弥漫着阵阵刺鼻的黑烟。每次呼吸,胸口便一阵闷痛。我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似乎乐在其中?
真是糟糕,我甚至难以找到一个可以休憩一晚的地方。
草丛中的果实不再鲜美,晨露不再甘甜,果腹成了赖手的问题。
仍旧记得那天,我路过人类的田野,正想趁其不备迅速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下一秒却被脚边一团绵软的东西绊了个趔趄,我扭头一看,这便成了永远的梦魇——那是我同伴的尸体。
来不及哀伤,我在暮色里惊慌失措地启程。
我逃出了这座城市,可一座城市过后,不久又是一座城市。
又飞了许多天,路上的人烟越来越少,风化断折的树桩却越来越多。我开始觉得头昏脑涨,双翼像灌了铅似的。
鸣笛声震耳欲聋,带着腥臭的风在身后穷追不舍,我心力交瘁地想:海会不会是世界上仅存的净土了?
当看到远处变得清晰的森林边界时,我开心得几乎要热泪盈眶——这一定就是母亲说的那片最后的森林了。
我满心欢喜地降落在森林中,希望可以找到一条能供我解渴和梳洗的河流。
在看见水流的那一刻,我不假思索地扑上前去痛饮。
然而在水流进胃里的那一瞬间,一股火辣辣的灼烧感升腾而起,我像吞进了一把刀,五脏六腑都快被绞碎了。
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一寸一寸地凝固,血液里的热量在消散。
“海——这外面就是海。”我挣扎着起身,艰难地向外移动。
痛苦的煎熬过后,我终于看到了一片沙滩。
我用力支起身向远处看去,那是什么啊——那一定不是海!
那是一片泛着油污的黑色水域——那怎么会是海?刹那间绝望了,窒息和疼痛成了我仅剩的知觉。
我挤出最后一丝力气爬到水边,一股黏稠的浪涌来,我被裹了进去,羽翼被黏在一起,动弹不得。
我在下坠,被浪淹没之前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不知从何而来,哀凉得刻骨的声音。
它问我:“海,在哪?”
(作者通联: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高二)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何雪珍:本文构思巧妙,想象大胆夸张,通过鸟类的眼睛来观看人类的破坏行为。一只懵懂、天真的小鸟在人类侵入森林时被迫离开家园,可是当它找到梦寐以求的大海时却发现已是一片熏臭。全文突出了人类在发展经济时对环境的破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特约点评
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沈勇辉老师:大海广袤无垠,雄奇神秘,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为人们编织了无数的美梦。文章以“海,在哪?”为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人想一探究竟。
正文分五个部分,以在森林中长大的一只飞鸟的视角,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寻找“海”的故事:人类未闯入前的生活;人类闯入后带来的影响及第一次认识海;“母亲”离开,踏上寻找“海”的旅途;寻“海”途中见闻;最后终究看不到心目中的“海”的失望。
小鸟的悲惨遭遇引人同情,更引人深思。故事以新奇独特的角度讲述了伴随着工业发展、人类的短视等原因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引发人们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刻反思,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但文章整体基调略显灰暗。纵然问题切实存在,但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实中有多少人正为“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而尽心尽力,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呵护健康一样呵护森林草原……中学生写环保类文章,正视问题无可厚非,甚至可以暴露揭发,但记得要像鲁迅先生说的,留一条“光明的尾巴”,可以考虑在暗淡中留存一丝希望。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