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卢易:远山的呼唤

发布时间:2022/3/7 15:05: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携缕春风回原乡。
回到家乡,便听到来自远山亲切的阵阵呼唤——动人心弦的鸟鸣。心猛然一动,这久违的鸣声,终于再回原乡了!
然而,两年前,家乡四周工厂烟囱还冒着道道黑烟,深山中的漫山浊气,如同在宣纸上泼墨一般,晕染开来,为天空涂上一抹抹阴沉的灰与黑,像是原乡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道刺眼的伤疤。不禁皱眉,究竟是什么刻上了这道可怕的伤疤?兴许是污染型能源的滥用吧。
记得童年,每逢春节,一家人总要回乡下老家过年,而在原乡的日子,是我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我时常随着堂哥堂姐一路小跑爬上小山,踩进在还未及膝的浅浅的水沟,捉那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也会赤着脚在田间地头不知疲倦地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还会在丛丛密密的树林里玩捉迷藏。黄昏降临,夕阳的余晖一滴一滴地洒落在窄窄的山路上,转瞬间为小山镀上了一层金边,我们听着清脆欢愉的鸟鸣,听着山脚下奶奶“伢子,吃饭喽”的呼唤在远山回荡……到了夜深人静,来自远山的呼唤,还会悄悄钻进我的梦乡。我曾许下愿望,愿这美好永不消散。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那么仓促。几年之后,人们找到了摆脱贫困的“金羊毛”——大地中的“黑美人”煤。人们为这个污染型能源带来的温度兴奋不已。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开采煤矿的行列。于是,大路修起来了,工厂办起来了,经济也跑起来了。于是,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使用煤矿,更加肆无忌惮地滥用污染型能源。一排排大烟囱拔地而起,乌黑的烟汩汩冒出,染黑了蓝天,乡村俨然就是一张黑白老照片。鸟群离开了森林,整座天空很“灰”心,远山秃了,曾经回荡的呼唤换成了一片死寂。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打响了轰轰烈烈的“能源转型战”,曾因不合理的发展而千疮百孔的家乡,也决定大力整治,改用替代型能源,努力向容光焕发的青葱岁月奔去。一根根烟囱退出了故乡的舞台,“煤炭时代”悄然离去。一架架风力发电机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山峦遍地开花,充电汽车成为乡村青年的新“标配”……渺远的天空洗尽铅华,金色的阳光重降乡村。
我收束思绪,不觉间已是深夜,晚风习习,吹散了丝丝困倦。我欣慰地想,只要故乡的人们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不变真理,“背井离乡”的鸟群,终会重回原乡的怀抱中,一遍又一遍地唱响远山的呼唤!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华侨中学初三)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吴瑞红:文章拟题引人遐思,且构思巧妙,开篇以诗作引,诗词的化用将读者带入原乡浓烈又温暖的乡村氛围里。接着家乡久违又熟悉的鸟鸣将读者带入了美好的童年回忆,展现了一幅美丽而久违的乡村风情画。
全文还巧妙运用插叙和对比相结合的手法,从现今的美好,到往昔人们对能源的不当运用导致的满目疮痍,又回到童年美好又美丽的原乡。一连串的插叙、对比中,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且突出了呼唤运用新能源的主题。行文起伏又自然流畅,语言优美,情感浓烈,首尾呼应,主题鲜明,实乃佳作。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三明教育学院郑江河老师:本文立足于“能源”主题,以“我”所见家乡变化为线索,形象地说明了能源变化给乡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文章对故乡“原乡”的描写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童年、两年前、近年来。童年时期,原乡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远山的呼唤”清晰可闻;几年后,随着乡民对煤矿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昔日美好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重度污染腐蚀的山水,“远山”沉寂了。之后,作者将笔锋一转,描绘了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能源转型战”的过程,经过大力整治,新能源取代了污染严重的煤炭,远山又能展现它的秀丽。实际上,“远山”正代表环境本身,而“原乡”也是千千万万在发展过程中舍弃生态保护的乡村的缩影,作者借此发出呼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修复是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这部分内容文章鲜少提及,所以仍有丰富充实的余地。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