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予越:一支铅笔的哭诉
发布时间:2022/5/31 10:27:51
我是一支崭新的铅笔。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被小主人带回了家。
那天下午,小主人把我从文具盒里拿出来,削好了准备写作业。一想到我终于要大显身手了,我按捺不住地激动起来。可正当小主人拿着我奋笔疾书时,我突然感觉头顶一凉,“哎呀,疼死了!”我意识到小主人在用锋利的牙齿咬我。咯吱、咯吱……一下又一下,咬得我头上的木屑都开始脱落了。“呜呜……小主人怎么可以这么虐待我?”我开始抽泣起来。后来的几天,小主人只要一开始思考数学题,或是比较无聊时,就会开始咬我的头皮。没过几天,我和我的伙伴们的“发型”都统统变成了标准的“地中海”。
看着裸露的笔芯,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来:“难道我们真的要沦落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惨命运吗?”我向伙伴们抱怨起来。听到我的哭诉,伙伴们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小主人咬铅笔头的危害。“是呀,是呀,被小主人咬掉的木屑会残留在嘴里,很不卫生。”一旁的圆珠笔马上应和。“木屑上还有油漆,这样积少成多是会中毒的。”自动笔也忍不住议论起来。“还有呀,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制作的,虽然没有毒,但毕竟不安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为小主人的坏习惯感到担忧。
正当我们苦恼时,小主人拿出转笔刀,把我变成了一支两头尖的奇异铅笔。我暗自庆幸:“小主人应该意识到咬铅笔头的危害了吧?相信他不会再咬我了。”
第二天的大课间,小主人正在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时,旁边打闹的同学脚下不稳,跌了个踉跄。“啊,不要呀……”说时迟那时快,我的笔尖正好扎到了那位同学的手掌上,那位同学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吓得我直冒冷汗。所有的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小主人,他惊慌失措,愣在一旁。还好班主任及时到达,立刻将那位同学送去医务室消毒和包扎伤口。
放学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留下沉默不语的小主人。他独自一人沉思了很久,最终将两头削得尖尖的我扔到了垃圾桶里。从那以后,小主人再也不咬笔头,再也不敢将铅笔两头削尖了。
是呀!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不然灾难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爱护手里的学习用品,当好文具的小主人。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柯秀娟:小作者以一支铅笔作为写作的切入点,角度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本文通过写一支铅笔的哭诉批评了小主人不爱护文具的坏习惯,小主人的坏习惯给同学造成了安全危害。文章将故事娓娓道来的同时,也引起读者对安全隐患的思考,读来让人印象深刻。
特约点评
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三附属小学刘琴榕老师:本篇习作取材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艺术手段,小作者将一支铅笔与小主人之间的生活片段绘声绘色地进行了描述。
一、内容精彩
第一个场景,以第一人称描绘了小主人在思考数学题或无聊时,就咬“我”的头皮,以至于“我”和伙伴们的“发型”都统统变成了“地中海”,日子苦不堪言。第二个场景,通过“笔家族”成员的议论,阐述小主人咬铅笔头的危害,引出小主人坏习惯的第一个安全隐患。第三个场景,以小主人把“我”变成了一支两头尖的奇异铅笔为引子,刻画了一场让人冷汗直冒的意外安全事故,点明小主人乱用铅笔的第二个安全隐患。第四个场景,在静默中小主人终于明白了用笔安全的重要性。小作者以此呼吁读者要好好爱护手里的学习用品,当好文具的小主人。
二、语言精彩
小作者对文中四个场景的细节刻画真切翔实,特别是语言、神态、动作、声音的描绘更是细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突然感觉头顶一凉,‘哎呀,疼死了!’我意识到小主人在用锋利的牙齿咬我。咯吱、咯吱……”“‘啊,不要呀……’说时迟那时快,我的笔尖正好扎到了那位同学的手掌上,那位同学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吓得我直冒冷汗。所有的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小主人,他惊慌失措,愣在一旁。”“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留下沉默不语的小主人。他独自一人沉思了很久,最终将两头削得尖尖的我扔到了垃圾桶里。”像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用词准确传神、精练生动的短句,体现了小作者的语言功底,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结构精彩
“我”的视角与小主人的行为、心理变化两条线索贯穿习作始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习作结构严谨,篇末点题,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用好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