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濮明伟:登山给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9/9 16:23:56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我在那次爬山中最大的收获。
还记得那个国庆节,为了能在数学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数学题。其实题目对我来说没啥难度,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焦躁不安。
一天,爸爸妈妈突然说要让我放松身心,带我去爬紫帽山。刚开始,我心里是不乐意的,可在妈妈的再三劝说下,我还是被说动了。
来到山脚下,循着石阶往前登攀,炎热顿减许多。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浓翠蔽日,鸟儿鸣叫,奇石显现,沿途风光无限。我们边走边看,忽闻有叮当水响,循声走去,转过一个弯,一清澈透亮的小溪,正活泼泼地从高处欢笑向下。我一时兴起,便顺溪逆流而上,去寻找这溪的源头,左拐走拐,终于探得一碗口大的洞,水不断涌出,应是溪的源头。可似乎还有别处水流与之相会,因时间问题,我只能停止探寻,继续登山。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金粟洞,据说,“金粟之洞”这四个大字还是宋宁宗在此避居时亲笔写下的,我不禁注目许久。再往上爬50米,就到达了山巅。我们围着一石桌坐下,爸爸泡了一壶茶,我站到围栏边,向下一望,即使不是雄伟峻拔的高山,仍让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茶泡得味都淡了,爸爸站起来,说要带我们去凌霄塔。于是,我们又踏上了石阶,向高处登去。十分钟后,我们已站立在紫帽山的顶端——凌霄塔前。我转头再向下望,许多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了,但又感觉所有景物尽收眼底。这时,爸爸挥动双臂,对着天空大喊:“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爸爸的话让我震撼不已,我细细琢磨,原来这就是父亲带我来爬山的用意。是啊,只要我们站在最高处,又何必担心浮云会蔽日呢?只要我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又何必患得患失呢?回家以后,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也因此我获得了那次数学比赛的第一名。
至今,那次爬山的经历仍让我印象深刻,而爸爸的话更是让我永生难忘。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群德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蒲惠红: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总有许多旅行的经历,总有许多难忘的收获。小作者从一次爬山的过程中,体会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引导,得到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启示。文章主题鲜明、表达自然,而结尾处的总结,更是画龙点睛。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邓应钦老师:本文写了国庆节爸妈为了让“我”放松身心,带“我”去爬紫帽山的事。从题目看,这是属于写“生活启示”类的文章,即从一件事中得到启示、感悟。因此,这类文章与一般记事类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是不同的,叙述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写爬紫帽山的过程,而要侧重表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主题。
“启示”不是凭空“生”出来的,而是从“登山”中“悟”出来的。文章开头,“我”“焦躁不安”是为什么?爸爸妈妈又从中发现了什么才决定带“我”去爬紫帽山?一路上,爸爸妈妈又是怎样开导“我”?最后,“我”又明白了什么道理?这才是文章要表达的重点。
但个人感觉,“我”“焦躁不安,患得患失”并不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而是因为压力太大,太在意这次比赛。如果我是文中的“爸爸”,我想告诉孩子的是,“放松心情,坦然面对。只要努力了,尽力了,不要太在乎结果。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如果结合本期的主题“旅游”,可以按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也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
另外,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如拟声词“叮当”,是用来形容玉石、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而形容流水声的拟声词有“叮咚、汩汩、潺潺、淙淙、涓涓”等。再如“再往上爬50米”“十分钟后”,数据太过“准确”,与事实不相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