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昱岑:游金华双龙洞

发布时间:2022/9/9 16:26:22
在四年级暑假时,我为了要真切地看那课文里写到的金华双龙洞的景色,就要求妈妈、爸爸带我前住金华双龙洞旅游。妈妈、爸爸同意了我的要求。那天,我们开了近三个小时的车,来到了金华。当时已经下午,我们订好了宾馆房间,便前往双龙洞。
一路上,山路弯弯曲曲,两边的植物十分茂盛,时而有一两座小房子映入眼帘,再加上山坡上一些红褐色的土,令我目不暇接。当时,山上的映山红三五成群,从高处望下去,一片绿,一片红,一片棕,好看极了。随着我们离双龙洞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好奇。
到了景区,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我们来到了双龙洞的洞口。我往上望,竟只看见洞壁。站远一点,才发现洞口上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果然,课文上写的洞口也是这样的高、这样的大。我们往洞里走去,先到了外洞。外洞的左边有一眼小喷泉,流出的水便形成了洞外的小河。外洞的右边有一小洞,即将落山的斜阳的光晕透过那洞口,洒在了地上,映出一片金辉。往下走几个台阶,我便看见了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块大石头,而那河上有小船来往。
那些船来来回回,不停地把游客运输过去,又开回来。那船不小,但也只可容下六七人。因为罩在水面上的大石头太低了,人要躺着才可以到对面。课文里写那艘小船只可容两人,应该是因为那时候的船比现在的要小,再加上那时科技还不太发达,船的前移靠手动,所以才会是那样吧。我与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几个人躺上船,船便缓缓地向对面驶去。一路上,水面五光十色,像是那下面藏有珍宝一般。过了几分钟,我们来到了双龙洞的内洞。
刚进内洞,我就看见洞顶雕刻着两条龙,一条青龙,一条黄龙。这应该就是“双龙洞”这个名称的来历吧。再往里走,我又看见了一条河。这条河像是结冰了一样,河面泛着一层白霜,河水好像没有流动。再看另一边,那儿有许多形态不同的石头,有的像一只乌龟与一条蛇在争斗,有的像一位仙人拿着一个大桃子,还有的像一匹马在天空中飞翔……十分奇特和有趣。观赏完这些景象后,我们便继续往前走了。前路越来越湿,有一处路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冰壶洞:100米。”原来双龙洞与冰壶洞打通了,课文写的时候可没有打通,作者叶圣陶当时是一路走回来的。
刚进冰壶洞,我又看到了一处奇景: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洞顶冲了下来,冲在了石头上,溅起无数如珍珠似的水珠与蒙蒙水雾。我被这奇景惊呆了,竟半天走不动路。过了好一会儿,听到爸爸、妈妈的喊声,才从出口离开。
这次的双龙洞之旅,真是令我流连忘返啊!
(作者通联: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张弘强:结合课文的学习而去旅游,这是很好的研学方式。文章仔细记叙了游踪,多处将实地看到的景象与课文中的描写与说明对照起来写,还有一些想象与猜测,都很精彩。
 
特约点评
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吕明刚老师:这篇特色作文令人神往。作为游记,时间与游踪节点清晰,描写生动。开篇点明“在四年级暑假时”,一天下午赶到金华,随后沿着山路到景区,“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应该是下午三四点钟。先游了外洞,再内洞,最后游了冰壶洞——这是叶圣陶的课文中没有写到的,可谓意外的收获。
小作者在记叙游踪的同时,结合景色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变化。如第2自然段,记叙前往双龙洞的路上,美丽的山景“令我目不暇接”“好看极了”,“随着我们离双龙洞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好奇。”游览内洞时,觉得“十分奇特和有趣”。写到游冰壶洞时,竟“被这奇景惊呆了”。这样结合自我的心理来写游踪,就使游记有了温度与热情。
文中多处使用的对比手法,使这篇游记具有了立体感,丰富了思想内容。比如,实际的景物与课文中的描写对比;外洞与内洞的对比;科技不甚发达时洞内小船输送游客的人数较少与现在科技发达,小船输送的游客的船上;还有如今游双龙洞还可游历冰壶洞,使这次旅游的项目内容更加丰富;等等。这些内容的对比写法,既是说明,又是议论,对发展思维与写作能力的作用也比较大。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