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苒:难忘的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2/9/16 16:15:15
夏日的午后,一场大雨突如其来。透过窗户,望着楼下被堵得水泄不通的马路和马路两旁那些作鸟兽散的人们,我的思绪慢慢飘向了去年夏天的那个午后。
平时的古筝课,我都是掐着点进教室的。可那天下午,马大哈的我看错了时间,竟然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刚坐下戴好指甲套,只听一声炸雷响彻天际,暴雨招呼没打一声就不请自来。一转眼,滂沱大雨开始在城中肆虐起来。雨柱漫天飞舞,像成千上万支利箭飞速射向人们,势不可挡,威力无穷。此时在教室里的我还感觉有点小幸运——幸好提早到了。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上课时间越来越近了,可偌大的教室里此时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微信群里滴滴响个不停,同学们纷纷开始接龙请假了。看着群里的消息,我有点担心:大家都请假,老师会不会也不来了啊?那我一个人在这怎么办呀?
正当我惴惴不安,如坐针毡时,教室的门打开了,是老师!她犹如救世主一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内心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虽然穿着雨衣,但架不住雨势太大,她还是被淋得一身狼狈。可当她抬头看见我时,眼中写满了笑意,打趣着说:“看样子,今天你是我的专属VIP(贵宾)学生了!咱们开始上课吧。”“啊!就给我一个人上吗?”我双眼瞪圆,不可置信地望着老师。“对啊,一个人怎么啦?只要有学生,我就能上课。”老师云淡风轻地说着,可每个字却重重敲打着我的心。想起平时在家总是找各种理由来逃避练琴,此时的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老师坐定后,示意我先听她示范。我瞥见她额头和双鬓那未干的雨水,甚是心疼,便对她说:“老师,你要不要先去吹干头发和衣服,我不着急。”老师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静声的动作,顺势把那湿漉漉的头发撩了上去,却意外地有种诗情画意。她提起手指,抚上琴面,悠扬的琴声瞬间在琴房里响起。她微微低垂着头,似乎在一个独属于她的舞台上倾情演出……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着那节课老师弹奏的每一个曲调。窗外的雨叮咚叮咚,仿佛是那首曲子的余韵。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市南门学校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风叶:文章语言生动丰富,文笔流畅,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小作者通过对“我”的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和天气的描写来突出老师的尽职尽责,通过对老师风趣的语言和认真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一下子就把老师的形象突显出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习作以“雨”开头,再以“雨”结束,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又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特约点评
福建省清流县屏山小学陈新福老师:这篇习作真实而又充满情感。一节古筝课,因一场暴雨,小作者成了老师的专属VIP(贵宾)学生。这件事让小作者很难忘。可以说,让小作者难忘的不只是那一场不同寻常的暴雨,以及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更是老师那对职业的坚守和专注的态度。习作呈现出以下两大亮点。
一、主线清晰,构思缜密
文章以“雨”为线索,叙述了老师给“我”一个人上古筝课的事。文章开篇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为引子,唤醒“我”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叙述了一个雨天的下午,老师给“我”一个人上古筝课的情形。文章的结尾,又回到现实,并以雨声结束,有种余音绕梁的韵味。如此将景、事、情融为一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小作者那份独特的“难忘”情怀。
二、细节出彩,真切有情
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细腻、真切。一是对雨景的描写很细腻,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二是对老师专注授课的样子描写很真实,“坐定”“放”“撩”“提”“抚”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把老师的负责、专注、敬业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是“我”的情感很真切,从“幸运”到“担心”,到“不安”,再到“羞愧”,把小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出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寻常的细节描写,成就了这“难忘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