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生:夺冠
发布时间:2022/9/16 16:26:49
明媚的阳光洒满操场,阵阵欢快的鸟鸣声好像在为即将开始的三年级“三三制”篮球赛而欢呼喝彩。经过了为期一个星期共计十场循环赛的角逐,我们班与二班从三年级的五个班级中脱颖而出,而现在要进行的就是最后的冠军争夺战了。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几位队员击掌进场。上半场由我们班先开球,林煜翔直接把球传给了投篮高手林乐晨,林乐晨心领神会,连忙把球接住,边跑边运球快速接近篮筐。只见他一转身晃过一个防守队员,抱起篮球一步跨到篮下,双手把篮球高高举起,用力向上抛去。“哇,中了!”周围的人都欢呼起来。二班的队员也不甘示弱,立马回敬了一个三分球,我的心又被提了起来……
赛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队员们的衣裳被汗水浸湿了,一个个好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可是他们手里的动作一点儿也没落下,运球、传球、抢断、投篮……比分交替上升着,谁也不让谁。我也随着比赛的进展,时而欢喜时而遗憾……下半场的比赛快接近尾声了,目前比分是57比58,我们队暂时落后了一分。这时球又传到了林乐晨手里,他转身跳投,我的眼睛盯着篮球,心却吊在了嗓子眼,气都不敢喘。“哎呀!”也许是体力有点跟不上了吧,球撞在球筐上弹了出去。两队队员赶紧向篮筐下靠拢准备争抢篮板球,这时的林乐晨来不及后悔连忙想办法补救。说时迟那时快,当他看到队友和对方争来抢去时,瞄准了一个空当,在球落地的一瞬间,冲上前去一个海底捞月便将篮球捞回怀里。接着他给队友林伟杰使了个眼色,林伟杰立马冲到林乐晨旁边,张开双臂,挡住对方的干扰。林乐晨连忙挺身展臂再接一个勾手,篮球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唰——进球了!哔——裁判也随之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音。
我们一跃而起,涌入赛场,与队员们相拥在一起。
(作者通联:福建省莆田市沟头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余涵英:本文描写的是一场篮球冠军争夺赛,作者把比赛情景与自己观看比赛时的心情变化相结合,突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小作者在细节刻画上下了一定的功夫。对于一个进球的细致刻画、队友之间默契配合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等,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个集体的团结,而这样的团体是最具竞争力的!
特约点评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师范附属小学阎晶晶老师:小作者通过写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生动展现了球赛的紧张激烈,以及球员之间默契协作、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习作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是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这里的“点面”分成两组,一是球员,二是观众。
对于球员们的描写,显然是最重要的——他们是比赛的主角,没有他们的奋力拼搏,就不可能获得胜利。小作者先是把聚光灯对准林乐晨同学,“接住、边跑边运球、晃过、抱起、跨到、举起、抛去”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勾勒出一名身手敏捷、技术过硬的小球员的形象。文中还详细描写了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因为有了之前“投篮高手”的铺垫,“配合”中的核心人物当然非林乐晨同学莫属。“看到队友和对方争来抢去时”,他“冲上前去一个海底捞月便将篮球捞回怀里”。“接着他给队友林伟杰使了个眼色”,林伟杰“挡住对方的干扰”,让林乐晨成功实现了“绝杀”!在对“点”的描写中突显了进球的精彩。
在球赛中,“观众”当然也非常重要。没有观众、没有球迷的比赛,难以展现出现场热烈的气氛。“我”这个观众群体中的“点”和全体观众的“面”互为照应。“我”的心情随着比赛的进行而变化。林乐晨同学进球后,“周围的人都欢呼起来”,但是二班的队员立马回敬了一个三分球,“我的心又被提了起来”。“赛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比分交替上升时,“我也随着比赛的进展,时而欢喜时而遗憾”。夺冠后,“我们一跃而起,涌入赛场,与队员们相拥在一起”。这样点面结合的描写,让习作充满了现场感和真实感。
其次,还需要肯定的是小作者很注重习作的详略得当。相较于比赛之初的描写,小作者对于“夺冠”瞬间的描写更详细。当比赛即将结束,双方的比分仅相差一分之时,将竞争的白热化详细描写出来,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