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王国瑞(口述)、王建华(记录):一九四九:吴邦轸投诚纪实

发布时间:2014/11/10 10:14:21

吴邦轸是黄埔军校学生,解放前夕任霞浦县保安独立分队队长,立分队队长,随身配有刻着“蒋中正”字样的佩剑和两支手枪。一九四九年夏初,当时的县长见大势已去逃离县城,让吴邦轸负责全城的“治安”。

我父母生有五男三女,我二姐是吴邦轸的妻室。我在家中排行最小,又因父亲在我三岁时即已谢世,于是,我母亲和众兄姐对我都疼爱有加。我从小就在众亲戚家玩耍,在二姐夫家更是随意走动。十几岁时,吴邦轸的手枪、佩剑我常拿来把玩,观赏。有时,我也穿上制服,佩戴手枪,自我娱乐一番。

我与吴邦轸的关系,当时霞浦城工部地下党员十分清楚。林家泉(曾任霞浦县委副书记)、陈维光(已离休)、马定谋(已逝)等和我都有过交往。我和林家泉是表兄弟,小时候常玩在一起。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左右,陈维光上门找我,要我偷出吴邦轸的手枪。由于当时形势已十分紧张,保安队防范甚严,吴也非常警醒。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无法取枪,于是只好作罢。

六月十五日,林家泉找到我,他清楚我和吴邦轸的关系非同一般,要我出面动员吴邦轸弃暗投明。我立即找到吴邦轸,按照林家泉面谈的,告知吴邦轸:全国解放已是大势所趋,这个局面谁也无法逆转,如若抵抗无异于螳臂当车。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全城,只要不抵抗,绝对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另外,我又提醒他,他的两个弟弟和亲戚朋友都在城内,如果抵抗,不仅祸及自身,而且殃及亲朋,全城百姓也得遭受不必要的灾难;如果缴械投诚,那功德无量。在我的劝说下,吴邦轸低头沉思良久,最后叹了口气,打消了打开一条血路带兵出城的想法,让我告诉林家泉,他将解除所有保安队员的武器,静候林家泉和我引守解放军进城。

六月十六日傍晚,我和林家泉便直奔县下塘(解放军先头部队抵达驻扎处),告知保安队的情形后,带着胡xx团长(后调防至山西)领兵进城。当时,天色已晚,胡团长一手持枪,一手握着手电筒,部队急行在通往县府的路上。到了东门头,开明地主陈克桂见部队行进不便,就打起煤汽灯,一路送兵入城。不久,部队到了县府大门,为防万一,在胡团长的指挥下,部队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筑起临时工事,架好机枪做好了准备。然后,我和林家泉领着胡团长和一个警卫员,进入县府大院。吴邦轸此时已将武器和四五十名保安队员安置在礼堂两边,等解放军的到来。晚八时左右,吴邦轸和所有保安队成员缴械投诚。胡团长把这些人员全部安置到一个房子,然后发了信号弹。城北山上各路部队便蜂拥而下,顺利集结,进人县城。

部队进城需要给养。当晚,林家泉和我便分头准备粮食、柴片等物品。我和马定谋回到家里,搬出所有的柴片,然后又挨家挨户地动员本城市民捐献柴片。霞浦人民对解放军入城非常欢迎,我每到一户人家,他们都立即动手。有的用肩挑,有的用手抱,源源不断地送来柴片。这样,我和马定谋一直忙到第二天清晨,动员六十余户百姓送来柴片,从而保证了部队的伙食。

六月十七日,胡团长便带着吴邦轸、王振怀等到沙江一带去收服残余的国民党军队。由于吴邦轸已投诚,所以南路一带的国民党军队也大都自动缴械弃暗投明(部分逃往台湾)。霞浦县城就这样,在不费一枪一炮的情况下顺利解放。

 

作者:王国瑞(口述)、王建华(记录)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