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翎萱:春日游西湖
发布时间:2022/10/12 14:56:27
阳光明媚的周日清晨。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风景怡人的西湖公园。
还没到西湖公园,我就远远地望见公园大门的门匾上“西湖公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进了公园大门,一大片浓郁的绿色映入我的眼帘,真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仔细一看,原来是石桥两旁的柳树。微风拂过,它们轻轻地弯下了腰,低着头,绿油油的秀发垂了下来,好似长长的绿色幕布,风一吹便慢慢拉开“序幕”。再看那片片翠绿的柳叶,就像绿色的精灵,风一吹,它们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绿色真是充满活力的颜色!”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这绿色的生机,几乎忘却了湖边还有这一簇簇红艳艳的碧桃呢!这不正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桃红柳绿的春日图景吗?
走过垂柳夹道、绿意盎然的柳堤,我便来到了“荷亭”。正值春末,这一池的荷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这一池的荷叶,天空竟下起了蒙蒙细雨,看着这雨中的荷叶,我不禁想起林则徐重修西湖荷亭时留下的诗句——“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
雨停了,我又踏上环湖木栈道。漫步在这新添的栈道上,你不但能跟雨后的清新空气撞个满怀,还能饱览西湖各个景点。古香古韵的“金鳞小苑”,雄浑苍劲的“古堞斜阳”,郁郁葱葱的“大梦松声”……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一路走来,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还有远处的摩天轮倒映在湖面,无不让人赏心悦目。
诗人辛弃疾游览福州西湖后曾赞叹:“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福州西湖虽然不像杭州西湖那样驰名中外,却自有一番独特之美!它是福州的一张独特的风景名片。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四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琳芳:小作者以自己游览福州西湖为素材,用细致的笔墨写出自己漫游时的所见所感。文章虽短,但景物描写细腻,移步换景,动静相宜,语言流畅,采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写出了西湖公园的春意盎然。通篇习作给人清新恬淡之感。
特约点评
福建省安溪县第六小学傅建林老师:小作者围绕“游西湖”,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按游览顺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春日福州西湖的美景,让人读时如临其境。文中巧妙引用诗词,使福州西湖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让我们浮想联翩,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呼之欲出。习作亮点颇多,选几处与大家分享。
一、采用移步换景法,串联各个景点
公园大门、石桥两旁的柳树、湖边碧桃、荷亭、环湖木栈道……小作者对于不同景点的描写并非平均用墨,而是有详有略,突出重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运用修辞手法,体现西湖之美
如:“微风拂过,它们轻轻地弯下了腰,低着头,绿油油的秀发垂了下来,好似长长的绿色幕布,风一吹便慢慢拉开‘序幕’。”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当成人来写,把柳条比作秀发和绿色的幕布,既体现了柳树的婀娜多姿,又写出了柳树的多。字里行间,小作者对福州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自然流露。又如:“风一吹,它们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还是把柳树当成人来写,富有生机与活力。
三、引用诗词,增添西湖韵味
如:“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柳色花光”“荷香水影”让福州西湖的优美画卷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