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安岚:武夷山之旅
发布时间:2022/10/12 14:57:44
放暑假的第一天, 妈妈带着我开启疫情后的第一场旅游——武夷山之旅。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夷山景区,准备向着武夷山第一险峰——天游峰出发。导游阿姨说天游峰有848个台阶,我一听,暗自窃喜:不就是800多个台阶嘛,七岁的我曾一口气爬完庐山三叠泉3300个台阶呢!不料,刚拐过一个弯,只见陡峭的台阶顺着山体盘旋而上,一眼望不到尽头。同行的“勇哥们”都冲上去了,我却呆住了!“边欣赏风景边爬山那才叫旅游,咱们慢慢来!”妈妈微笑着说。我踏上台阶,试着眺望远处,满眼的苍翠在阳光下闪着绿光,拂去我内心的担忧。不一会儿,我竟把妈妈甩得老远了。
石阶越来越陡,我只好手脚并用,手扶住一个台阶,脚就往上迈出一步。越往上爬,石阶越窄,我爬得越来越艰难,但又不敢回头。“神呀,快来救救我吧!”我紧张极了,一是恐高,二是怕踩不稳,摔下山。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滑落下来,打在石阶上。
“姐姐,让我先过去!”我闻声,把身子微微向左倾,原来是我们同团的小弟弟!只见他出奇地勇敢,连栏杆也不用扶,一步一个台阶往上爬……他真是太了不起了!“豪豪,慢点爬,注意安全!”小弟弟的爷爷奶奶紧跟上来。全团最小的弟弟,最老的爷爷奶奶都爬上去了,我怎能输给他们?我鼓起勇气,手紧紧地抓住身旁任何可以辅助的石角,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爬了将近半个小时,我终于登上了山顶。放眼向下望去,原本高耸于眼前的山峰,已经变成眼皮底下渺小的山坡,眼前的视野一片开阔。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看看山脚下还在登山的人,我觉得很骄傲,因为我已经用勇气战胜了恐惧!
下午,我们来到了宽仅30厘米的一线天。那狭窄的崖缝当然难不倒我瘦长的身材,有了爬天游峰的经验,我斜着身子,踩实每一步,登上了一级级湿漉漉的石阶,穿过黑暗的崖缝,终于见到灿烂的阳光。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溪水像一条绿玉带绕着山峰弯曲回转。我们坐在竹筏上,随波逐流而下,鱼儿追随左右,竹筏上时不时涌上清凉无比的溪水,给脚丫泡了个“凉水浴”,可舒服啦!听着撑筏艄公动情的讲解,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仙境游”呀!
武夷山之旅,让我这个海边娃领略了福建深山的美景,也收获了精神食粮:只要有勇气,恐惧就不是你的对手!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三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李虹雅:本篇文章详略得当,详写爬天游峰的经历,展现了“我”在爬天游峰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我”在爬山的过程中既领略了武夷山的险峻之美,又收获了精神食粮。习作略写了登一线天、撑筏溪上的乐趣。武夷山之旅,让小作者领略了福建深山的美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吴秀丽老师:这篇习作有以下四个亮点。
一、视角独特,感受深刻
小作者以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武夷山之旅”为素材,写了自己在领略武夷山奇山美景的同时还顿悟生活的真理:“只要有勇气,恐惧就不是你的对手!”可谓感受深刻。小作者以儿童独特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事物,令一次普通的旅游显得“不普通”。
二、描绘细腻,内容丰富
小作者擅长细节描写,对于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很细腻,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现了爬天游峰的情景,富有画面感。如:“‘神呀,快来救救我吧!’我紧张极了,一是恐高,二是怕踩不稳,摔下山。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滑落下来,打在石阶上。”在丰富内容的同时,也很好地突显文章的中心。
三、语言生动,善用修辞
小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通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如:“武夷山有三十六峰,溪水像一条绿玉带绕着山峰弯曲回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绿玉带。文中还引用了诗词来表情达意,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增加了文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结构精巧,详略得当
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我”在爬天游峰过程中的内心变化,文章中心自然呈现。文章结构精巧,写作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情景交融,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