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首瑞:做汤圆
发布时间:2023/2/13 16:44:18
今天,我们学校要举办一场非常隆重的活动——“做汤圆”。我早早就起了床,带着工具屁颠屁颠地向学校跑去。
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我们等得花儿都要谢了,老师才头戴厨师帽,身穿厨师服出现在我们眼前,并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汤圆的做法。我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一字不漏地听老师讲解,之后老师给我们分起了组。很有幸,我成了第三组的组长,我高兴极了,偷偷地想着:组长既可以分配组员的工作,又可以偷懒,坐等吃汤圆,真是一举两得。
开始分配任务。我把做面团、包馅儿这些难干的活儿通通交给了我的组员们。而我呢,只负责包好后大体再塑造一下汤圆的造型。虽然大家都很不情愿,但奈何不了作为组长的我,只能各干各的了。带着情绪干活,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敷衍随意。只见做面团的那位组员随便拍一拍面团,再拿水揉一揉,就扔给了包馅儿的同学。包馅儿的组员也好不到哪儿去,不是馅儿放太多撑破了,就是馅儿太少扁得跟个纸片似的,甚至还有的没馅儿。组员们你怪我,我怪你,等到这些奇形怪状的汤圆来到我这里的时候,根本没法补救,我只能望“圆”兴叹。
“时间到!”林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的“杰作”上交了。
别组的“作品”,完美,精致,有的还别出心裁,做出了小兔子和雪人的造型。反观我们,做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在一片质疑声中我和我的组员们都羞红了脸,低下了头,惭愧不已。我恳求老师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老师看到了我们的诚意,拿出了仅剩的面团,并且提醒:“只有这一次机会啊,而且组长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我郑重地点点头。
这一次,我们不再各做各的,而是每一个环节大家都一起来,一起揉面团、包馅儿,还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我也发挥出了组长的作用,学会了互帮互助。不久后,我们真正的“作品”出炉了。看到眼前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洁白无瑕的汤圆,又想到了先前我们那惨不忍睹的“杰作”,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发挥能力,才会包出漂亮的汤圆。
最后我们一起跟老师煮好了汤圆。桌上,汤圆散发出来的热气轻轻拂过我们的脸颊,诱人的香味让我们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轻咬一口,甜甜的芝麻从舌尖流入喉际,伴随着汤圆皮的黏稠,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一个人就做不出这么好的汤圆呢?”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高高地举起了手,大胆地回答:“因为大家一起团结合作,才能成功。”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普贤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祖吉伟:看到这样一篇用词优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的作文,我仿佛闻到了汤圆浓浓的甜味,品到了汤圆皮的黏稠,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虽然做汤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不愉快的插曲,但小作者随之深刻领悟到“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个道理,给本文增添了思想深度和耐人寻味的思索。
特约点评
福建教育学院卢永霞老师:本文记叙的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做汤圆活动中,由于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小作者所在的小组劳动成效不佳,经过反思与改进,小作者终于带领小组成员包出了漂亮的汤圆。全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彰显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小作者先写自己担任组长后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分配组员的工作,又可以偷懒,坐等吃汤圆,真是一举两得。”这段心理活动很重要,正是这一错误思想产生了一系列负面作用:一是分工不合理,“把做面团、包馅儿这些难干的活儿通通交给了我的组员们。而我呢,只负责包好后大体再塑造一下汤圆的造型”;二是劳动态度敷衍,“做面团的那位组员随便拍一拍面团,再拿水揉一揉,就扔给了包馅儿的同学。包馅儿的组员也好不到哪儿去,不是馅儿放太多撑破了,就是馅儿太少扁得跟个纸片似的,甚至还有的没馅儿”;三是人际关系紧张,“带着情绪干活”,“你怪我,我怪你”,“只能各干各的了”;四是劳动成效极差,这里也运用了对比衬托,拿别组的“完美”“精致”“别出心裁”与本组的“乱七八糟”“惨不忍睹”对比,更加凸显劳动成效的天壤之别……这些,都是由小作者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的心理活动衍生出来的后果。
好在小作者和他的组员们能够反思改进,主动争取补过机会。这一次,他们吸取教训,团结协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小作者也在两次不同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并最终领悟“团结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