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泊汐:成功之秘诀
发布时间:2023/3/27 9:10:23
体育一直是我的弱项,为了实现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城小气质少年”的目标,今年刚放暑假的时候,我缠着妈妈给我报了个暑假的篮球集训班。可是训练不久,我就发现我在打篮球这方面没有天赋,什么灵活性、弹跳力、协调能力都不行。教练一开始让我们练习原地运球动作,其他同学运起球来得心应手,篮球在他们手中有节奏地上下跳动着,可篮球在我的手中像个顽皮的孩子时不时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让我追着它到处跑。更别说传球和投篮了,很多篮下的球别人伸手就能送进篮筐,可我总也完不成,抢篮板更是经常被球砸到脸,每当这个时候,教练什么都不说,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于是,每次训练都是一场煎熬,我打起了退堂鼓。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我的肢体协调性差,弹跳力差,打不了篮球,与其在这上面浪费精力,不如报其他容易学习的体育集训班。说完这话,我做好心理准备,等待妈妈的狂风暴雨。出乎我的意料,妈妈坐到我身边,不急不慢地打开了手机,给我看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鸭呱呱欢叫着走向一座公园。进入公园,它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在它们面前出现一个高高的台阶,鸭妈妈轻而易举地跳了上去,一些小鸭子们左跳右跳也跳上来了,最后只剩下一只小鸭怎么也跳不上去,而且每跳一次都栽个大跟斗。我看得都替它着急,真希望来个行人把它抓起来放到台阶上。不知过了多久,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它铆足了劲往台阶上一跳,竟然跳了上去……妈妈把手机收了起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虽然你的运动天赋没有别人高,学习进度跟不上其他人,但有句话说得好:‘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标。’你看连小鸭子都懂得这道理,而你呢?”
妈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我不再提想学其他体育项目。从那以后每天一有空我就会练习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动作,我的投篮技巧不断地提升,命中率也不断提高。经过一个月的练习,连三步投篮的实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老师对我的频频摇头也变成了频频点头!
没有天赋怎么了?只要锁定目标,不断努力,也能渐至佳境!
(作者通联: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中心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郭穗丛:习作通过“我”克服困难,终于掌握打篮球的一些技巧的事例,向读者传递了“锁定目标,不断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的道理。文中对“我”的心理活动刻画细腻、传神,将自己一开始对目标不坚定到坚定目标的转变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同身受。结尾紧扣主题,简洁有力,给人以启迪。
特约点评
福建省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陶丽春老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可能答案有很多种。陈泊汐同学通过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给出了答案:锁定目标,不断努力。他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的呢?
一是叙事融入心情感受。因为没有天赋,每次篮球训练对“我”都是一种“煎熬”,于是“我打起了退堂鼓”;当“我”鼓足勇气对妈妈说要退出后,“我做好心理准备,等待妈妈的狂风暴雨”;当“我”看完视频,听了妈妈语重心长的话后,“我豁然开朗”。作者从“煎熬”到“打起了退堂鼓”到“锁定目标,不断努力”,按序叙来,融进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读来真实可信。
二是语言生动,对比描写。有与他人对比,体现自己打篮球没有天赋。如,写练习原地运球,“其他同学运起球来得心应手,篮球在他们手中有节奏地上下跳动着,可篮球在我的手中像个顽皮的孩子时不时和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让我追着它到处跑”;写传球和投篮,“别人伸手就能送进篮筐,可我总也完不成,抢篮板更是经常被球砸到脸”。有自己前后表现对比,以前“什么灵活性、弹跳力、协调能力都不行”,后来“投篮技巧不断地提升,命中率也不断提高”,“连三步投篮的实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有教练前后反映对比,以前教练“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后来“对我的频频摇头也变成了频频点头”。
三是侧面烘托,首尾呼应。文中用了近200字描写视频内容,对小鸭跳台阶进行描写,作为陪衬,表现“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标”的主旨。结尾以反问的句式呼应开头,给出有力的回答:“只要锁定目标,不断努力,也能渐至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