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鹏:我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3/3/27 9:13:06
记得那年暑假里的一天,妈妈笑容可掬地对我说:“孩子,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这阶段学习葫芦丝对你来说已经太简单了,我想给你报一个竹笛辅导班,希望你的音乐生涯能够锦上添花。你意见如何?”听了妈妈的话后,我瞬间感觉到压力,但心里还是想去挑战一下,便爽快地答应了妈妈。从那一刻起,我便立志要学好竹笛。
还清晰地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吹竹笛其实和吹葫芦丝没多大区别,指法大同小异,只不过笛子是横着吹,笛身比较长而已。同样,右手食指按住第一个孔就是咪的音。”我听完后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但是音符并没有吹出来,吹出来的只是呼呼的声音。我的脸一下变成了大苹果,尴尬地问:“呃……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老师仍然微笑地看着我,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尽管老师耐心地教了我方法,但我第二次吹时声音还是比破锣声还难听,连一旁的同伴都情不自禁地捂住了耳朵。当时的我十分羞愧,于是痛下决心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练好竹笛。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要有时间就练习吹笛。有时练到腮帮子都麻了,连吃饭咀嚼时都会疼;有时练到自己感觉大脑缺氧似的。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练。两年过去了,虽然竹笛演奏方面我没有大的成就,但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更近了。经过刻苦练习,我已经过了业余八级,而且我将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换来大显身手的机会,我高兴得睡觉都在偷着乐。
把竹笛吹好,在一些人看来,是平凡的目标,但在我眼中却很伟大。我一定要让吹竹笛成为我的一技之长。
(作者通联:福建省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玉华:小作者结合自己学习吹奏竹笛的经历,向读者讲述了达成目标的过程是多么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平凡的目标又是多么快乐这一真切的体验。全文语言朴实无华,但讲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市新翔小学黄宗耀老师:短文通过小作者练学竹笛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树立目标,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地努力,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立志学笛—遇到困难—刻苦训练—初见成效”的过程。在人物的刻画方面,主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入手。从妈妈笑容可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亲切、民主、关爱孩子的母亲形象;竹笛老师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一个专业、随和、懂教育艺术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在初学竹笛的过程中,“我”跟大家一样,难免遇到种种困难。“有时练到腮帮子都麻了,连吃饭咀嚼时都会疼;有时练到自己感觉大脑缺氧似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坚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练习,最终取得了成绩,过了业余八级的考试,并将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究其原因,就是心中有目标,遇到困难不放弃,持之以恒刻苦训练。从“只要……就……”“连……都……”等关联词语中,我们可以读懂一个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少年形象。
最后一段话意犹未尽,从语言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决心和勇气。加油,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