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思淇:文明从我做起
发布时间:2023/4/24 14:18:15
一天傍晚,妈妈让我帮忙倒垃圾,我便一口答应。来到楼下,我发现垃圾桶堆满了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还有几只小苍蝇在那周围嗡嗡嗡地转来转去。我皱了皱鼻子,觉得那里实在太不卫生,不想走近,就决定“远程抛射”。我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有人,就摆好“准备动作”,一手拿着垃圾袋,在空中轻轻甩了几下,见时机成熟,用力一抛,那垃圾袋一下子飞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眼看就要“进桶”了,那垃圾袋却像长了双翼似的,“不听使唤”地跃过垃圾桶,“飞”到后面的草地上。
我本想来个视而不见,溜之大吉,让垃圾袋静静地躺在那里,可没想到刚刚那一幕却被站在身后的妈妈侦察得一清二楚。妈妈走过来,一脸严肃地说:“快把垃圾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一想到垃圾桶臭气熏天的味儿,便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地往前挪了几步。最后在妈妈的催促下,才硬着头皮,屏住呼吸将垃圾袋捡起,哐啷一声丢进垃圾桶,然后转身迅速逃离。妈妈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你刚才乱扔垃圾的行为是不文明的,知道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哪有小区这美丽清洁的环境?我们要做文明公民、文明使者。”听完妈妈的话,我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
后来回想起这件事,我不禁觉得妈妈的教育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把垃圾随手一扔,那么美丽的家园就会变得乌烟瘴气,不堪入目。一个不好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一个好的行为,可以改变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去成为改变这世界的人呢?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呵护,才会越来越美好。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啊!
(作者通联: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成功中心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蔡雅蓉:文明无处不在。小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细致描写自己在妈妈的教育下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结尾凸显主题,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小作者文笔细腻、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文章首尾呼应,耐人寻味。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胡坤开老师:这是一篇写事记叙文,小作者选取贴近生活,且亲身经历的“远程抛射垃圾”的不文明小事,告诫读者要做一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文明人。文章以小见大,主题突出。
通观全篇,先叙事后议论。叙事部分,按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把“六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其中“垃圾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是“我”决定“远程抛射垃圾”事件的起因,小作者用一笔带过的方式,简略交代。“我自以为周围没人,放肆地做远程抛射”和“妈妈发现后及时耐心地教育我”是事件的经过,小作者通过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方法,翔实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中心突出。结果“听完妈妈的话,我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虽寥寥几个字,却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文章布局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部分,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观点:文明行为将换来美好的生活环境,要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文明人。
文章还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唤起读者深思,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