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豪: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发布时间:2023/4/24 14:19:17
我已经连续好几年当选班级里的文明标兵了,但追溯原因,还要从那天说起。
那天,我和几位同学在玩泥巴,玩着玩着,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吵了起来。吵着吵着,我们便打了起来。慢慢地我被打哭了,泪水从眼眶里不断流出,哭声从嘴里不断传出,周围的同学连忙去找老师。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老师先递给我纸巾,然后问清了事情发展的过程。事情很清楚,是我先骂人,是我先动手,是我犯的错。
我以为老师会责骂我,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老师先是让我向其他同学道歉,而后让其他同学先离开,之后老师带着我来到了办公室。我站在老师身边坐立不安,老师淡淡地说:“很多同学都跟我反映你平时经常欺负别人,我想知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我生气地说是其他人先动手的。老师问:“今天也是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看了我许久,最终说出了让我欣喜若狂的话:“今天的事我不会告诉你妈妈,但是你要跟我保证以后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听到这话,我非常开心,马上点头答应。但老师又说:“你要在这里给我写保证书。”
“啊!”我实在不想写,但没办法。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写保证书时,老师慢慢地和我聊天,聊着过去、现在还有未来。我欢乐地和老师聊天,苦闷地写保证书变成了欢乐的聊天,后来不知怎么的,聊着聊着我哭了,我抱着老师大哭,主动跟老师保证以后要做一个文明的人。老师的这次聊天吹灭了我的狂躁,滋润了我的心灵,慢慢地使我释怀了。
那天以后,我慢慢懂得了要文明待人,时刻记得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作者通联:福建省南安市大洋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林鸿棋:这篇文章简洁有力,小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关于文明的回忆。通过简练的文字,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一点出,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作者的心路历程。文章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刻画出了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使得小作者的转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特约点评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谢招敏老师:这篇习作写得比较真实自然,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主题突出,选材较好。本文紧紧围绕“文明”这一主题,较用心选择材料。通过自己因与同学骂人打架而被老师教育的事件,表达了要做一个文明标兵的思考和追求。
二是,详写经过,注意细节。本文是一篇叙事记叙文,小作者写出了事件的经过,详写了老师教育“我”做一个文明的人的过程。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写人的基本方法,也写出了“我”受教育的心理变化,塑造了一个教学有方的老师形象;也通过细节描写呈现了触动“我”并导致“我”言行发生改变的教育案例,有说服力。
三是,运用倒叙,首尾照应。作者用倒叙开头,写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文明标兵了。然后通过回忆一件不光彩的往事,写出老师教育自己要当一个文明的人的经过。最后又回到今天,点明“做一个文明的人”的决心。结构比较严谨。
本文也有不足之处,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其一,选材方面可以拓宽角度。除了写老师教育“我”做一个文明的人,其实还可以写在“骂人打架”事件中“我”的不文明的表现,从而反衬出文明的重要性,也让老师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其二,有的细节描写不够具体,或没有交代。比如“聊着聊着我哭了”,“我”和老师聊了什么内容,会导致“哭”这个结果?这个要写出来,因为它导致了“我”主动地下决心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章没有写出来,读者就不够明白,也就留下了模糊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