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信心是前进的船帆
发布时间:2023/4/24 14:25:25
有一阵子,我要考古筝十级,但是我好像进入了瓶颈期。琴弦音符似乎在打架,无论怎么练习都没有明显的进步,就这样,我的信心一点一点丧失。
《春到湘江》是考级曲之一,它表达了春天来临之时的激荡之情,乐境广阔而美好。
但,这种美好我只在视频中见过。看,又是一个古筝奇才——划动细长的琴弦,优美的琴声轻快跳出,像一条流淌的小溪,把人带进甜美的心境。别人的溪水畅通无阻,可我的……
“怎么就是弹不好啊!”我抓耳挠腮,从脸,到耳根,到脖子,涨得通红,我漫无目的地环顾四周,灰心丧气。
不过,我很快深吸一口气,贴紧大指上翘起的古筝胶布,抬起手,抖抖袖子,大喊:“加油!”
我拨动琴弦,指尖飞速在一根根琴弦上穿梭。“头疼的快板部分又要到了!”我心想。“3561,3531,6135,6565……”我边弹边默念着谱。“快结束了,加油!”我为自己打气。我抿起嘴,绷紧神经,微微弯下腰,一个个音符从我的手中蹦跳而出。对!就是这样!
就是在我陶醉的时刻……砰的一声,弦断了。我看着一分为二的琴弦,什么也说不出,无可奈何地趴在琴上,束手无策地拍打着筝首,我,还能练好吗?我对自己那仍未产生结果的练习产生了怀疑。
“你能行,一定能行!”又是一节古筝课,老师坐在我的身旁,平静地对我说。“你现在的问题在于速度与力量,”她边说边帮我绑着义甲,“快板部分,大多数人弹起来都会糊,这很正常。我们可以先慢练,一小节一小节地弹,每小节的首音发力要重,反复下来,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嗯!一定能行!”老师殷切的话语在我心中升腾起一股无穷的力量。就这样,我练啊,练啊!半个月下来,每天练琴三四小时,手指脱了皮,指关节痛得我嗷嗷大叫,终于到了考级的日子。
来到琴行(因疫情原因在琴行考),我深呼吸着,安抚那怦怦直跳的心,我坚信这么多天的努力不会白费!
开始录视频了。引子部分广阔而富于激情,我仿佛看见湘江波光粼粼的画面,烟雾迷蒙……如歌的行板,轻盈的旋律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动人,我沉浸其中。清新的中段过后,又来到了欢腾的快板,我再次深吸一口气,灵动的指尖,穿梭在21根琴弦中,一丁点儿失误都没有……
“哈!胜利了!”我长长地呼了口气,如释重负。
只要有信心,即使身处逆境,亦能闯关夺隘、扬帆前行!
(作者通联: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小学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吴晓玲:小作者用灵动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在古筝考级前,弹奏遇到困难时的灰心丧气;在老师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考级现场从容淡定,终于顺利结束演奏。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能引发读者共鸣。最后指出“只要有信心,即使身处逆境,亦能闯关夺隘、扬帆前行”,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特约点评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学林老师:小作者写了一次古筝考级的事情,从遇到困难到克服困难,写得真实细腻,富有感染力。
一是抓住细节描写,突显人物的心情。如“‘怎么就是弹不好啊!’我抓耳挠腮,从脸,到耳根,到脖子,涨得通红,我漫无目的地环顾四周”,这样短短一句话,就从内心、动作、神态方面,很逼真地写出了当时的灰心丧气。像这类描写,文中还有多处。通过恰当的细节,真实写出了心情的变化。
二是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战胜困难,成功考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叙述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小作者还原了当时的心路历程,清楚具体地写出了“沮丧泄气—暗自加油—自我怀疑—重获信心—如释重负”的变化。通过起伏的情节,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同时又真实地写出了信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三是叙事抒情,两者兼顾。文章主要写了考试晋级的事情,而对练习的曲目——《春到湘江》,小作者是懂这首曲子的,所以笔尖下流淌着无限的美感,通过对画面的铺陈,把读者带进曲子,使文章富有文采与艺术之美,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