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暄:捡起一枚硬币
发布时间:2023/4/24 14:33:10
要说起我们家的家风,那就一定要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杜绝浪费,节俭兴家”。
那年除夕,妈妈“号召”全家进行家庭大扫除。我和妈妈负责清理东西。翻箱倒柜一番后,我从柜子里翻出一个许久不用的旧包。我把包口撑开,向地面甩了起来。只听叮的一声响,一枚硬币掉落下来,快速地从我脚边滚到墙的一头。我瞟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继续清理东西。妈妈闻声看去,皱起眉头埋怨:“怎么把一角钱给扔了?”我听了,翻了个大白眼,心想:爱财如命,这一角钱有什么用?都不够我买一颗糖果,这么稀罕这一角钱,有那么穷吗?当然,我不敢当着妈妈的面“叫板”。她见我无动于衷,似乎猜出我的心思,弯下腰拾起了那一角钱,坐在我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角钱也是钱,你外公那辈人,生活条件不好,孩子又多,一年到头吃个鸡蛋还要拿线平均分,老大穿不下的旧衣服给老二穿,老二不要的衣服又给老三接着穿……这么勤俭持家,家里人一顿饭都吃不饱。”
妈妈的话犹如一声春雷,让我心中一惊,对比刚才自己的行为,顿时又羞又愧:是啊,老师不也常常教育我们要忆苦思甜吗?我学了道理,却没有真正实践道理,没有做到用道理去贯彻生活。如今,生活越来越便捷,手机支付功能已经渐渐取代硬币纸币的使用,但我们不能因此不珍惜长辈们用辛勤的汗水挣来的每一分、每一角。想到这里,我抬头看向妈妈的双眼,从她眼里的期待,我明白她在等我的行动——
我连忙抱出自己的储钱罐,那是一只粉嘟嘟的,肚皮大大的“小粉猪”。自从八岁生日得到它,我好像就没“喂”过它,它哀怨的眼神仿佛在抱怨我把它饿瘦了一般。我把储钱罐放在桌子上,大声宣布:“以后家里的硬币就放这里了。”说完,我拿起妈妈方才拾起的一角硬币,郑重其事地投入小粉猪的嘴里。哐啷一声,硬币进“肚子”里了,小粉猪似乎对这一顿久违的“美食”很惊喜,对着我笑得憨憨的,我也憨憨地笑着,妈妈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从那以后,我会把在路边捡的没人认领的每一枚硬币清洗干净放进小粉猪的嘴巴里,妈妈会把买菜后找的零钱放进去,爸爸也会偶尔贡献出他的零钱……
又是一年除夕夜,一家人团圆饭后围成一桌敲破粉猪罐,倒出硬币仔细清点,竟有530个硬币!后来,我用这钱买了我梦寐以求的《哈里·波特》全套!
杜绝浪费,节俭兴家,这是妈妈教会我的,也是外公外婆教会她的。正如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所说的“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我们应该传递这“火焰”,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开发区校区六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庄琳:小作者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以“一枚硬币”为线索,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从外公外婆以及妈妈身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勤俭家风,细节描写传神,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真情实感。
特约点评
福建教育学院卢永霞老师:勤俭节约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物质匮乏的困难时期,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是相对容易的,而在物质丰富、衣食无虞的环境下,仍然能够珍惜物力、节俭持家,就难得可贵了。本文作者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更可贵的是她不仅自己以身示范,还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一美德传承给下一代。
为了表现这一主题,小作者开篇就介绍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杜绝浪费,节俭兴家”已成为自家的家风。“一定要和大家介绍”“经常挂在嘴边”,说明家风给孩子的印象深刻,影响很大。
这种影响是从何而起的呢?小作者回忆了这件关于一枚硬币的往事。在这个部分,作者特别注意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再现当时的情景,给人真切的感受,让读者也似乎跟着小作者一起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如,面对一枚无意中掉落的硬币,小作者只是“瞟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继续清理东西”,而妈妈则“闻声看去,皱起眉头埋怨”“弯下腰拾起了那一角钱,坐在我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可见这枚硬币在两者心中的份量:小作者看不上这枚硬币的面值,认为它没有什么用,“都不够我买一颗糖果”;而妈妈却从孩子的表现中敏锐地觉察到“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丧失,所以她才停下手头的工作,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讲述祖辈依靠勤俭节约度过生活难关的经历,帮助孩子明白勤俭持家的道理。而后来孩子言行的转变,也说明了妈妈的教育是有效的。
文章篇末点题,“杜绝浪费,节俭兴家,这是妈妈教会我的,也是外公外婆教会她的”,揭示了传承的主题。此外,本文的题目也意味深长,表面上写捡起的是一枚硬币,其实捡起的还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