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联:舞龙
发布时间:2023/4/24 14:35:12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龙的传人!”……一声声撼天动地的呼喊声从我耳边飞驰而过,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威风的“龙王”在空中盘旋。
咚咚铿、咚咚铿……一阵阵铿锵有力的打鼓声传入我的耳朵。我竖起耳朵,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两圈,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架鼓,一个人正拿鼓槌,聚精会神地敲打着。我快步走向堆积如山的人群,随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鼓声越来越大,我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动起来。
我万分艰难地挤进人群,抬头一望,一只金光闪闪的“龙王”在空中穿梭,它的鳞片在空中闪烁,粗粗的龙须在空中飞舞,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我们,实在是威武极了!龙在空中旋转,两只角迎着风,感觉能钻破世上一切屏障;四只脚爪在空中狂抓,似乎能撕碎世间万物。下面的人不断地舞动着,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专心致志的神情,坚定而又自信,迸发着难以言喻的激情与活力!锣声越来越紧,鼓声越来越密,呼呼的风声从我耳边飞驰而过,人们的一阵阵欢呼声和呐喊声,也让我更多地感受到了龙王的威风,我的心中不由得产生敬畏。
阳光如火焰般照耀在龙身上,汗水湿透了舞龙人的衣服,平时看起来温暖的太阳变得火辣辣的,使他们更加疲惫,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龙王也随着他们认真的表演灵活地飞舞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艰苦训练,才可以练就如此精彩绝伦的舞龙表演。他们汗流浃背,可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舞龙人平时在演习场上,要经过怎样艰苦的训练,才能给观众展示这威武高大的龙王形象?
我不由得感叹传承这些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又有多少人会无怨无悔地去传承这些没有太多回报的事物!随着时间飞快地流逝,有太多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从人们的身边消失,成为冰冷的历史书上的寥寥几行文字。舞龙以后是否也会失传?至今还存在着古老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以后还会代代相传?不过,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从我做起,重视中华文化传承,让那些威武高大的舞龙形象,成为永不消失的存在吧。
(作者通联:福建省连江县江南小学五年级)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张钗:小作者描写了观看舞龙的见闻,通过观看精彩的舞龙表演,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那些威武、高大的舞龙形象,成为永不消失的存在。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写得条理清楚。多次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将“我”观看舞龙的过程,描写具体,文章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仿佛让读者看到了精彩的舞龙的表演。
特约点评
福建省闽侯县甘蔗小学学区张依芳老师:本文布局巧妙。开头先声夺人,在呼声、鼓声里开篇,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这样的开篇有新意。闻其声,必要见其形。在声音的吸引下,作者挤进人群,看见了飞龙的威武姿态,心中不由产生敬畏。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写舞龙人的辛苦与坚持,由此展开联想,舞龙人付出多少艰辛才能把龙王的威武表现得淋漓尽致,感叹传承的不易,感佩舞龙人的坚守。文章由见闻到感受一气呵成。
作者善于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紧扣传统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叙事的过程不时融入个人的内心感受,把见闻写具体,把感受写出来。文章叙事条理清晰,叙事抒情转换自然,抒发感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