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张力:岁月留痕,文明不泯

发布时间:2023/11/7 12:05:10
希腊有则谚语如此描述“文明”:“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无法享受它的荫凉,却依然去植树。”这似乎告诉我们,文明并不是一个短时间产生、毫无根据的概念,它是人类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事物的内在总和,是人类不能够遗忘的岁月痕迹。
《三体》中,人类技术的爆炸轻而易举地改变了那时世界表面上的一切物质存在。这令人措手不及的瞬息万变,正如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冯骥才写道:“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所以他感慨:“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边界的,便是所谓的“文明”。
人们真正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遗忘。文明看似虚无缥缈,时光却向所有人反复证明了它的不可遗忘。纵观百余年来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而信仰坚定、披荆斩棘终成大业的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宝藏》如此解说:“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中华文明不曾从华夏子孙的血脉里被淡忘,因此,余秋雨面对中华大地虽感慨于“文化”之“苦旅”,却不至于像在面对古巴比伦文明的残躯时,发出“文明不再”的“千年一叹”——古文字的消亡,空中花园的覆灭,遗忘了的文明就如同失去了教导的孩子,对世界毫无认知、唯余迷茫。对于我们来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浩浩汤汤,遗忘它们便会丢失了方向。
《三体》在回顾大低谷时期时,发出了“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的警语,刘慈欣的科幻世界充满遗憾,但因文明的存在而不朽的未来仍可光芒万丈。对于小到我们渺小短暂的个体,大到生衍不息、绵延不绝的人类,“文明”二字,既包含了一切生而为人不可遗忘的、鲜活的记忆,也通往了将由我们书写的耀眼璀璨、熠熠生辉的将来。
所以,珍惜岁月的留痕,进而留痕岁月,才能不负过往,也才有诗和远方。阿西莫夫笔下“基地”知识分子在银河帝国衰亡的阴影下,为后人留下无所不言的大百科全书;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以“万册”为计的《永乐大典》,终于珠还合浦、历劫重光;虽然平凡如你我的个体,一时恐难创造出那般伟业,但对文明心存敬畏,感知践行,传承其思想文化内核,这不仅能让我们个体乃至中华民族、人类避免“被遗忘”的悲剧,也将推动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留下更为出彩的文明痕迹。
岁月留痕,文明不泯。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高一)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以理:作者从自己阅读科幻小说《三体》的体验出发,阐发对“文明”的独特感悟:物质可能被轻而易举地毁于一旦,“但因文明的存在而不朽的未来仍可光芒万丈”。之后在“珍惜岁月的留痕,进而留痕岁月”的号召中结束全文。文章所述话题较为宏大,既有作者个性的表达,又不忘青年的责任担当,能够让读者受到感召。
特约点评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韩莹老师:本文探讨了“文明”与“遗忘”的关系。
作者开篇便提出,文明是“人类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事物的内在总和,是人类不能够遗忘的岁月痕迹”。围绕这一观点,进一步阐述了文明的特征,即“超越时间与空间边界”。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了对文明不可遗忘的重要性的看法,遗忘文明会对世界丢失方向,唯余迷茫。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密集地引用了刘慈欣、冯骥才、余秋雨、阿西莫夫等人的话语,为文章的论证增添文学色彩。强有力地让这些作家们为自己“文明不可遗忘”的观点添柴加火。但问题出在柴火太多太密,不留空隙,火也很难点燃。文章的观点略微缺乏层次,只是多次不断强调“不可遗忘”以及“遗忘的后果”,引用的语句较多,反而增添了冗余感。或许本文还可以在观点上更下功夫,可以尝试探讨一下“为什么文明会遭遇遗忘”,“记住文明,除了纸面,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