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佳慧:让传统习俗之花,在传承中绽放

发布时间:2023/11/7 12:28:10
传统节日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与精髓。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很多传统节日习俗被年轻人渐渐遗忘。这种遗忘不仅表现在缺乏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对传承传统习俗的淡漠。
中国传统节日,多是建立在人与大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是历史习惯的积累,更是社会观念的体现。就如除夕,它是中国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家人在这个节日聚在一起,吃着各种传统菜肴,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健康和富裕。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年夜饭”并不像往年那般令人期待,它不再是家人团聚、欢聚的象征,反而成为“低头族”的应付时光。长辈给的本是象征着幸运和祝福的“压岁钱”,在后辈中也变成了攀比的资本,大家不再关注祝福而只关心金额的大小。如今的春节习俗,“年味”已然被淡化了。
小时候,每当节日来临,街头就是灯火辉煌,人们用传统方式庆祝佳节,氛围颇为浓郁。但现在这种现象已不常见,看电视、电影、玩“剧本杀”等游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过节方式。九月初九重阳节,“九九”谐音为“久久”,有长久之意,通常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祖、敬老,也有登高赏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然而,现在年轻人对此知之甚少,更别谈那些传统活动了。传统习俗的逐渐式微,已经让很多长者在精神上难以满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失去了体验传统习俗的机会,但他们也是不以为意,不愿意了解。
这样的态度,自然就导致了传承链条的断裂。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遗失,更隐藏着古老智慧与历史凝聚力的丧失危机。因此,对于这些传统习俗的传承,不应草率轻浮,必须郑重规划,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在了解的基础上好好传承,让它们不被遗忘,继续保持活力。
作为年轻一辈,我们理所应当要重拾这些民俗,要用新的方式去传承它们。像二月初二蒸社饭、清明节采青艾做青团等习俗,我们可以在学校或家庭中组织烹饪活动,让更多人学习传统烹饪技艺,同时分享历史文化知识,相信热热闹闹的仪式感一定会让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值得欣慰的是,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受重视了。如“中秋”“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都有放假,人们在享受佳节的同时也能体会其中深意。还有主流媒体也都相继推出民俗频道,用各种方式展现民俗文化内涵。
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深入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去保护这些习俗,去铭记古老而又精彩的传统文化。我们年轻人,一定要记住,自己不仅是守护者,更是传承者!
(作者通联: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高二)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江桂玲:文章紧扣“传承”主题,先说明了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性,并感叹现代社会中一些传统习俗渐被遗忘的现象,进而指出该现象带来的隐患,同时对如何传承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呼吁人们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其中。行文思路清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特约点评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陈伟海老师:节日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和载体之一,作者立足于当下部分青年漠视甚至无视传统节日习俗的现象展开思考和叩问。篇首,作者开门见山,点出农耕文明时期节日习俗体现着人们的劳作习惯和社会观念,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作者通过今昔节日庆祝方式的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习俗变味及没落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的遗失及传承链条的断裂,甚至是古老智慧与历史凝聚力的丧失。这样的思考发人深省。
纵观全文,作者心系传承,体察入微,具有极强的使命意识。正如其所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担当,更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只有如此,方能实现中华文化兴盛的美好未来。
文章在叩问之余,阐述深度有所欠缺,如对传统节日习俗没落的背后原因缺乏深入挖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时代的兴起,不会成为阻碍传统节日发展的必然原因,相反,更有可能成为人民群众过好节日的经济支撑和媒体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作者也可将写作重点聚焦于如何提高节日习俗的影响力、如何扶持传统文化产业等关键问题上,如此更显思考的深刻性。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