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王兰芷:振以奋起,兴以自强

发布时间:2023/11/7 12:29:36
“振兴中华”,乃是使中华民族发展兴盛之意,这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之伟大梦想,亦是我辈青年之时代责任与历史担当。何为“振兴”?“振”可作“奋起”或“振作精神”之意,既可理解为积极主动的作为,亦可理解为文化上的自强与自信;“兴”可作“发动”“旺盛”之解,既可以是呈现发展趋势的行为,也可以是振奋图强之后兴盛繁荣的状态。基于以上的理解,在我看来,“振”与“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无“振”不“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若少奋发图强之思,且无振作精神之举,那么,它很难走向繁荣兴盛。回溯过往,自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日渐衰颓,为求自保,它不是发奋图强,而是一味苟且偷安,结果任由列强侵略凌辱,无视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境。国家举步维艰,何谈发展,而况兴盛?鲁迅先生说过:“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彼时中国,大众思想尚未觉醒,多少人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何以振兴?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它努力要在思想上唤醒大众,让整个中华民族振作精神,奋起抗争,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最终,中华民族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可以说,只有民族的振作与图强,才有民族的独立;也只有民族的独立,发展与兴盛才会成为可能,否则只是他国觊觎的“肥肉”。因而,“振”是“兴”的基础,唯有振奋,方有兴盛。
无“兴”不“振”。振奋图强可以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又能够让中华民族从更高的层次“奋起”——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百业兴盛,经济繁荣,科技发展,军事强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越来越自信,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文化自强与自信。文化自信,是衡量一个民族或国家是否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有物质文明层面的建设,更要有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当然,一味强调文化自信,没有经济繁荣等物质层面的兴盛成果,没有带给百姓幸福的生活也谈不上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兴”成了“振”的基础。
“振”与“兴”,二者互为基础,互为因果。人民振,则国家兴;国家兴,则人民振。我们应该认识到,“振兴中华”与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命运息息相关。革命前辈的振奋有为,为我们建设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今日,我辈青年更当在这个基础上踔厉奋发,为建设一个高度发达,自信自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高一)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陈国杨:作者从“振兴中华”这一概念出发,对“振”与“兴”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从“无振不兴”与“无兴不振”两个层面辨析了二者关系,最后提出希望。文章立意高远,论述清晰,语言颇具辞采。
特约点评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刘一兵老师:“振兴”的论题易于理解,却不易出彩。而作者独具慧眼,且于论证中巧思独运,给人启发。以下三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立意上,独辟蹊径,巧设关联
作者对“振兴”二字进行了分解与辨析,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发现了“振”与“兴”的相辅相成关系。之后将二者巧妙关联,化平常为非常,体现了思维的思辨性与深刻性。这是文章的最大亮点。
二、结构上,精准聚焦,阐明理路
提出观点之后,作者先指出无“振”不“兴”,“振”是“兴”的基础,唯有振奋,方有兴盛。紧接着,指出无“兴”不“振”,繁荣兴盛又能让中华民族从更高的层次“奋起”,“兴”成了“振”的基础。最后总结“振”与“兴”二者互为基础,互为因果。作者围绕“振”与“兴”的关系建构分论,论述过程逻辑严谨,令人信服。同时,作者也有较强的谋篇布局意识,两个分论点均以四字短句领起,高度凝练,使核心段落规整清晰,亦为巧思。
三、论证上,方法多样,确切有力
从全文看,有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引用论证等,举例古今结合,引用恰到好处,增加了说服力。同时,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入题较慢,二是语段过于冗长。不过瑕不掩瑜,作者在行文过程展现出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假以时日,可以更上一层楼。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