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魏缃婷:南音,牵引着我前行

发布时间:2023/11/7 12:34:51
《庄子·秋水》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作为学生,在相对固定的环境待久了之后,对学习、生活的认知往往单一、简单化。而在与外物的接触中,认知系统被触发,原有的单一的认知模式被打破,渐渐进入深广之范畴。南音,就是牵引着我前行,助力我的认知发展的一位“好伙伴”。
小时候,听南音听的是音律,听的是一种热闹。父亲是一个非常热爱南音、也能登台表演南音的人。他常常在泉州文化宫登台表演,在我小的时候,每次都会带上我。可以说,南音启发了我对它以及其他事物的认知。父亲有意让我听《闽海渔歌》,在音律缓缓的流淌中,我仿佛感受到闽南渔家船行碧海中、网撒蓝天下的悠远和典雅。我也认识了南音的演奏乐器——洞箫,一尺八寸;琵琶,是被横抱着弹奏的;还有二弦、三弦和拍板。在听音律和听热闹的过程中,我的认知得到发展了,我对万事万物有了新认知,物各有态,必有其理。
大概是初中阶段,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学习南音表演。就算是最初级的坐姿——挺背、夹好琵琶静坐,也让我腰酸背痛,直喊“受不了”;就算是最普通的琵琶按法,也按得我手指通红,指皮破裂,而破后又长出新肉,再破再长,直至指腹起茧。旦旦学之,用力久矣,我终于习惯了坐姿与按法,手上愈来愈厚的茧子让按弦不再疼痛。那个时刻,我突然与台上光鲜亮丽的表演者建立起了联系,好像看到了幕帘背后、舞台下面的他们多年的练习与努力,好像看到了他们脸上一颗颗金灿灿的汗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此我的认识和感受更多元了,我明白了听南音,其实听的是舞台上的人,听的是他们夙夜不懈的努力,听的是他们的坚守与热爱。我也更加理解了热爱、努力和专注的意义。
再长大一些,我发现听南音听的是故事,听的是故事里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南音学习和表演,我慢慢听懂了里面的故事,感受着故事中的悲欢离合。且听南音经典曲目《鹅毛雪满空飞》:
鹅毛雪满空飞,
破草荐盖着羊皮。
残羹剩饭口中吃,
李亚仙你怎知。
破帽子在头上搭,
破布衫露出肩甲,
腰间系一条烂丝麻。
……
寥寥几句便把劳苦人民的辛酸悲苦唱得淋漓尽致,令人潸然泪下。至此我对南音里的故事认知更加深刻,明白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辛酸,更加感受到现代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我的认知触角,不断触及更深的感动中。
到了高中阶段,我忽然意识到,听南音听的是一种人生的姿态。生活总是充斥着不测的风云,母亲患上重症,家中生活艰难。因承受着同龄人不曾有的重压,我的心里总是充塞着压抑与悲伤,无处宣泄,不敢诉说,只怕给脆弱的家再添一丝压力。这时,只有熟悉的南音陪伴着我,在那缓缓的韵律中寻找力量。终于,母亲病好了,家中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我愈发感受到平淡生活的可贵,那是令人幸福得想哭的感觉。南音中演绎的人生姿态晕染开来,丰盈着我的认知。
回望过往,南音可以说是一直伴我前行,它让我感动,也让我觉醒。由南音演奏乐器的形体各异,认识到世间万物的殊异情态;由参与表演南音的经历,认识到做好一件事定力的重要;由对南音戏里人物悲喜的感慨,认识到善良、勤劳品质的可贵;由对南音生命姿态的参悟,认识到生命的本真意义……
南音,谢谢你让我成长!
(作者通联: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高二)
 
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高庆友:当我看完这篇习作时,不禁感动于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叹于作者的认知发展经历,感慨于作者将物与人关联的慧心。不同于当下部分学生写作的空泛化,作者凭借南音这个“桥梁”,连通故事与生活,融通体验与认知。在真实自我的讲述中,呈现了不断发展的认知历程,朴实中见真情,从容中见巧思。
特约点评
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陈汝娜老师:本文关键在于对“见识”和“成长”二者关系的把握。作者不是孤立谈论“见识”,也不是毫无方向地谈论“成长之道”,而是选取“南音”这一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引发,很好地做到了“抓住一点,深入下去”,避免陷入浅层、粗糙的写作窠臼。
这篇文章有两个方面尤其突出。
第一,关于“我”——感悟主体始终是“我”。行文处处紧扣人生的经验况味,展现自己对南音的理解,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南音的牵引和助力,不仅唤起了“我”的信心与勇气,也唤起了“我”的感动和憧憬,使“我”在精神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就是真正的成长,也自然地建立起“见识”和“成长”二者的相生关系。
第二,“南音”这个情感依托点和触发点选得好。它既是从生活角度切入文题,和“我”的经历紧密结合;又是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引发读者对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文章近可启发对生活的思考,远可唤起对文化的认同,展现了不凡的思维和视角。开篇引用《庄子·秋水》之语,中间又插入南音经典曲目《鹅毛雪满空飞》的台词,展示南音美好的同时,也令全文流淌着雅致之韵。
文能怡情,能言志,是心灵的反映。文章所述事件典型且切合实际,落笔朴素细腻,充满真情实感,读来亲切可感,足见作者之用心。“我”在南音的指引下渐渐觉醒,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格局由小到大,这是属于个人“知”的层面。但若能由个体微观角度转至大局宏观角度,去思考以何种最佳姿态融入社会建设,并努力践行,这就达到了“行”的层面。人生不只在于知,还要在于行,愿每个青年学子都可以知行相称。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